第495章 信息收集,初现曙光(2 / 2)
另一条来自黔中:“荔城设了‘赈农市集’,专收外埠粮,每石补贴三十文运费。”
还有人发来一张模糊的文书截图,抬头写着“永安县招商告示”,内容明确写着“凡携粮千石以上者,可申请临时铺面,免租三月”。
我逐条记录,对照地图标注出六个潜在落脚点。又打开种植指南宝典,启用“区域适配分析”功能,输入气候、土质、流通规则等参数。片刻后,屏幕上弹出一份简报:
“推荐目标市集:荔城、苍梧、宜阳”
“优势:政策宽松、需求旺盛、物流通畅”
“风险等级:低”
“建议行动:优先派遣代表实地接洽”
我盯着“优先派遣代表”这几个字看了很久。
笔尖在纸上顿了顿,然后重重划下一行字:**此路可行**。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顾柏舟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本小册子,封面写着“干货储存记录”。
“林婶说,玫瑰蜜饯放三个月没问题,只要避光防潮;七彩椒干片也能撑两个月,就是重量轻,一趟运不了多少。”他把册子递给我,“我还问了灶房排班,要是加夜火,五天能再多出八箱。”
“够了。”我合上册子,“我们不需要运完全部库存,只需要打通第一单。”
他又问:“那你打算让谁去?”
我没答,而是起身走向内屋,从箱底翻出一个旧包袱,拍了拍灰。
他看着我的动作,声音低了些:“你是想自己去?”
“我去最合适。”我说,“名字是我起的,路是我闯的,谈合作,得我说了算。”
“可路上不安全。”他皱眉,“那么远,又是生地,万一……”
“所以我不会一个人走。”我打开系统,调出行程规划,“先到荔城,那里有系统持有者接应。而且——”我指了指地图上的一条水陆并行道,“这条线脚夫常走,每月都有商队往返,跟着大队走,出不了大事。”
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头:“那你得带够盘缠,再捎上防身的东西。”
“嗯。”我把几件换洗衣物叠好放进包袱,“你也别停下手里的事,蜜饯照常做,订单一旦敲定,马上就能发货。”
他站着没动,像是还想说什么。
我抬头看他:“你放心,我不是去冒险,是去开门。门开了,咱们全家都能走出去。”
他终于转身去库房拿油布,准备给包袱加层防水。
我坐在桌前,把所有情报整理成册,加盖麦穗印,放进一个厚皮袋里,交到他手上。
“如果我三天没信,你就按B方案启动,找李商人商量,先把干椒送到南岭中转站。”
他接过袋子,握得很紧。
我打开任务栏,新增一条:“前往西南新兴市场实地考察”,状态标记为“待出发”。
天刚蒙亮,阳光从窗缝斜照进来,落在摊开的地图上。我站在桌前,手指沿着那条通往荔城的路线缓缓滑动。
包袱已经打好,放在椅子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