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寻求合作,共谋发展(2 / 2)
“以前是活着。”我说,“现在是要活得稳。”
中午前,我们收拾妥当。我背了系统终端袋,顾柏舟扛着设备箱,李商人带路往城西走。路上行人渐多,有人认出我们是“悦田记”的人,远远打招呼。
“你们那个玉髓稻,我家老头吃了三天,夜里不再咳了!”
“明天还来不?我亲戚托我捎两斤!”
我一一应下,心里却清楚:答应得越多,压力越大。靠我和顾柏舟两个人,种不出千斤米。
到了周家老宅,是个两进的小院。门开着,有个老汉正在扫地。李商人上前几句寒暄,不一会儿,一个穿灰布衫的老人走出来,约莫六十上下,背微驼,眼神却清亮。
“这位就是云娘子?”他打量我一眼,“听李兄提过你,说你种的米能养人。”
“周伯好。”我拱手,“今日登门,是想请您看看一样东西。”
顾柏舟放下箱子,我打开盖子,取出微型灌溉器主机,连上便携水源。按下启动键,细密的水雾立刻从喷口散出,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小小的彩虹。
老人眯眼看着,伸手接了点水雾搓了搓:“这水……洒得匀。”
“它能定时、定量,按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我说,“您要是愿意,我可以在这片坡地上划出五亩试验田,全程用这套法子种稻。收成归您,我就想看看本地土质能不能跑通这套流程。”
他没急着答,转头看向远处那片荒地。风吹过野草,沙沙作响。
“五年前,我这块地还能打出三百斤麦。”他慢慢说,“后来天旱,人也老了,就懒得折腾。你说的分成……真是我们拿六?”
“白纸黑字。”我说,“而且第一批米上市,包装上会写‘周氏农场特供’。您要是愿意,还能在展台露脸,讲讲怎么种出来的。”
他忽然笑了:“我还以为你是来租地的,原来是要拉我入伙。”
“不是入伙,是合伙。”我说,“您出地,我们出力出技术。种好了,大家都吃得上好粮。”
他盯着我看了几秒,忽然转身进屋。我以为他要拒绝,谁知片刻后他拿出一张泛黄的地契,拍在院中石桌上。
“这块地,二十年没动过犁了。”他说,“你真敢种?”
“不敢种,就不会来了。”我伸手拿起地契,翻开一看,正是那片缓坡地。
李商人站在旁边,轻声说:“这事要是成了,恐怕整个荔城都要动起来。”
顾柏舟默默把设备重新装箱,动作沉稳。
我收好地契,对周老伯说:“明日我就带人来看地,测土质、定田型。最快七日,第一茬秧苗就能下地。”
他点点头,忽然问:“那你图什么?”
我不假思索:“图以后每家灶台上,都能有一碗安心饭。”
他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拍了拍我的肩:“好!那就让我看看,你这年轻女子,能不能让这块死地重新冒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