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3章 寻求合作,共谋发展(1 / 2)

加入书签

天刚亮,我翻出系统里的土地分析图,纸面泛着淡淡的光纹。顾柏舟蹲在帐篷外拧干抹布,听见脚步声抬头看了我一眼,手没停。

“昨晚睡得早,今早醒得也早。”我说,“趁集市还没开,把几件事定下来。”

他点头,顺手把湿布搭在竹架上晾着。李商人从隔壁铺子走出来,手里拎着两个热包子,递了一个给我。

“又在想扩产的事?”他咬了一口,边嚼边问。

“不是想,是得做。”我把图纸摊在木桌上,用四块小石子压住角,“这三日订单翻了两倍,可我们能供的米还是那五十斤。再往后,靠脚夫运、靠牛车拉,根本跟不上。”

李商人凑近看图,手指划过几个标记点:“你圈的这几片地,都在城西荒坡带。土质看着还行,但没人种,总有原因。”

“我去查过。”我说,“前年旱,那边收成差,租地的人赔了本,地主就撂下了。现在租金便宜,一年才三两银子一亩。”

顾柏舟走过来,盯着图上一块斜坡地:“要是建灌溉渠,得先修引水道。坡度不平,水流容易冲垮田埂。”

“系统有地形测绘功能。”我点开界面,调出三维轮廓,“高低差、排水走向都标出来了。只要找到愿意合作的地主,我们可以出技术,对方出地,收成分成。”

李商人抬眼:“你是想搞个大农场?”

“不是搞,是共建。”我说,“他们有地没人管,我们有人没地种。我把种植标准、管理流程教给他们,产出的米贴‘悦田记’牌子,统一卖。他们拿六成利,我们拿四成,还包销路。”

他沉默片刻:“你这是把命根子交出去啊。换我是地主,也得掂量。”

“所以不能找贪心的,也不能找懒的。”我说,“要找懂农活、肯下力,又实在缺钱周转的。咱们第一批只挑一家,做成样板,后面才有说服力。”

顾柏舟问:“人选定了吗?”

我指着图上一处缓坡:“王记粮行背后的老东家,姓周。五年前还在自己种麦子,后来儿子接手生意,嫌种地累,就把地退了。他人还在荔城,口碑不错,邻里都说他讲理。”

李商人皱眉:“王记?他们家米铺和咱们打过照面,虽没正面撞,但也算同行。你不怕他学了技术回头自立门户?”

“怕也没用。”我说,“藏得住一时,藏不住长久。与其让人偷偷摸摸抄,不如我们堂堂正正教。真本事不在种子,也不在工具,而在整套流程怎么跑起来。他要是真能全盘吃透,那也是本事。”

顾柏舟低声说:“可万一他拿了技术不守规矩,乱标批次、掺杂陈米呢?”

“那就取消授权。”我说,“品牌不是谁都能挂的。签合同时写清楚,违规一次警告,两次断供,三次永久除名。我们不靠一家撑场面,要的是可复制的模式。”

李商人笑了笑:“你还真打算当师父?”

“我不是师父。”我收起图纸,“我是想让这片地重新长出好米的人。一个人做十件事,不如十个人做一件事。”

太阳升到半空时,我已经让伙计清点出一套小型智能灌溉器组件,装进木箱。顾柏舟检查了接头密封性,又加了一层油布防潮。

“等会儿去见那位周老东家,得让他亲眼看看东西。”我说,“光说没用,得让他摸得到、看得懂。”

李商人说:“我去引荐。王记虽不做种植了,但他家老人在本地还有些面子。由我开口,不至于被当成骗子赶出来。”

“谢了。”我点头,“不过话要说清楚——这一趟不是求人施舍,是谈合作。我们有资源,他有基础,谁都不占谁便宜。”

他笑了一声:“你这脾气,倒是越来越像做生意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