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0章 研发新品,引领潮流(1 / 2)

加入书签

天刚亮,我还在加工棚里整理昨夜写下的新品方案草稿,笔尖在纸上划出第三条横线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能量值更新:当前余额620】

我盯着那串数字看了两秒,合上笔记本。紫糯稻要800能量值才能解锁,差180。富硒小米虽便宜些,但西坡那片地一直闲置,土质如何还没实测过。

顾柏舟掀帘进来,手里拎着水壶。“你一夜没睡?”他把壶放桌上,顺手将油灯往我这边推了推。

“睡不踏实。”我把草稿翻过去,“别人能拿香料炒谷子冒充我们的米,我们不能停。”

他说完就转身出去了,没多问。我知道他会去检查灌溉节点,昨晚我说要划试验田,他便已开始准备。

我打开系统界面,调出最近三笔高单价订单记录——两家酒楼和一位贵人家厨娘的采购单。点击“提交品质认证申请”,进度条缓慢加载。几分钟后,弹窗跳出:

【任务完成:“持续品质输出”达成,奖励能量值180】

总值跳到800。

我立刻选定“紫糯稻”种子,确认解锁。页面刷新,种植指南自动弹出:适宜温度十六至二十八度,生长期四十五天,需每日光照不少于六小时,忌积水。

接着点开富硒小米详情页,系统提示“建议进行土壤适配性测试”。我退出界面,拿起桌上的纸笔,写下几行字:酸碱度、有机质含量、排水性能。抬头喊周大林。

他几乎是跑着进来的,手里还攥着一份名单。“云姐,这是昨天登记的老客户联系方式,你说的那个观察日志……”

“先放一边。”我把纸递给他,“带上工具,去西坡取三处土样,北角、中段、靠沟边那块。一个时辰内送回来。”

他愣了一下,“真要种那边?都说那地薄,长不出好东西。”

“那就让它长出来。”我站起身,“我们不做跟别人一样的米,也不拼谁便宜。我们要做他们想抄都抄不了的东西。”

他咬了下嘴唇,接过纸快步走了。

我重新登录系统,在气候分析模块输入本地近三十日温湿度数据。屏幕显示:春季平均气温稳定上升,降水分布均匀,适合短周期作物试种。富硒小米耐贫瘠,配合系统提供的富硒营养液,可在轻度盐碱地实现高效吸收。

【适配成功率预估:76%】

不算高,但值得一试。

我点击“生成种植方案”,系统开始输出详细流程图。从整地深度到播种密度,再到滴灌频率,每一项都有参数标注。打印出来厚厚五页。

顾柏舟这时回来了,肩上扛着一把新锄头。“南区的活今天能收尾,明天人手全调过去。”

“不用全调。”我说,“留两个看守日常田块,其余的,明天跟我进西坡。”

他点头,目光落在打印机上。“这玩意儿真能算准?”

“它给的是参考。”我拿起那份方案,“可我们得照着做细。”

正说着,周大林喘着气回来,裤腿沾满泥点,怀里抱着三个布包。“取好了!北边土硬,中间松些,沟边湿气重,踩一脚就陷下去。”

我把样本逐一摊开,用小勺分开查看颜色与颗粒状态。又取出ph试纸蘸水测试,结果分别是6.8、7.2、7.5。偏碱,但未超标。

“可以种。”我说,“小米划中段,紫糯稻放北角,那边阳光足。”

他看着我铺开地图做标记,忽然开口:“可就算种出来,也得几个月才收。这段时间……咱们收入全靠库存?”

“是。”我抬眼看他,“你觉得撑不住?”

他低下头,“我不是怕撑不住,是怕大家觉得你变了。从前你做什么,几天就有动静。现在一下子投这么大力气,却看不见回头钱。”

我放下笔,“你以为我想慢慢来?我也想一天就把新米卖出去。可要是这次再被人仿了,怎么办?换包装?改名字?打官司?”

他不说话了。

“我们得往前走一步。”我说,“让他们追的时候,发现连起点都找不准。”

他抬起头,眼神动了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