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1 / 2)
上午9点多钟,彭城县衙内。张绣、徐晃等战将齐聚一堂。
自6月初五傍晚,杨平率大军从沙河以北的大营出发,开始攻击颍河以北的高干所部算起,9天多的时间,杨平手下的将士和这些战将们不是在行军,就是在打仗,几乎可以说是未有停歇。
特别是从前天晚上开始,先袭击曹操营寨,又作战术佯动撤军,再杀个回马枪,到今天早上彻底击败在彭城的曹操、刘备、袁术。
这些战将们已经和杨平一样,两天两夜未曾合眼。
但此时,在这些将军们的脸上却看不到疲惫,有的只是兴奋,以及对主座上拿着一块印章眼神迷离的杨平的崇敬。
只听刀疤脸刘处激动的声音在堂中回响:“那袁术带着十几个骑兵仓皇出营逃窜,
但就他那没有双边马镫、高桥马鞍、马蹄铁的骑兵,怎么可能逃得出我军装备了骑兵三宝且让战马吃下神力饼干的骑兵追击?!
袁术等人出了营寨,还没跑出2里地,便被我军一支游弋警戒的骑兵大队咬上。
50名好儿郎先是一顿弓弩攒射,靠近了之后标枪、飞斧、流星锤一顿招呼。
等到短兵相接时,这十多名骑兵也就剩下两三个幸运儿。其他的,一波冲锋过后全部干倒在地。
那袁术铠甲倒也坚固,身上中了数箭也未曾伤其性命,不想却被一柄飞斧砍中后颈,一命呜呼。
那队骑兵只抓了2个俘虏,确认逃跑的就是袁术以后,对其进行了搜身……
都督,就是您现在拿的这块传国玉玺!”
刘处的话语,堂中军官们听得一清二楚,但坐在主座上的杨平,却只是眼神迷离地盯着手中玉玺那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此时的杨平,虽然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个玩意儿只是一块石头而已,但现在这块石头,它是朕的了。
本来已经膨胀的杨平,此时已经被这巨大的幸福击晕了。
以至于堂中诸将纷纷向杨平行礼,恭贺“都督夺取传国玉玺”,杨平都没反应过来。
还是心思稍微单纯些的吕姝,代替杨平让诸将免礼,还不着痕迹地用脚尖踢了踢杨平的腿。
但杨平还是没有反应,还在那里地眼神迷离着。
不得已,吕姝伸过手指狠狠掐着杨平的后背。
一阵疼痛总算是让杨平醒过来了,对着诸将讪讪地说道:“诸位,本都督想……没有任何男人能够抵挡住这块玉玺的诱惑吧?”
诸将心中明白,杨平问的这句话简直就是一句废话——哪个男人不想手掌玉玺号令天下?
但关键你得有这个实力才行,杨平手拿的玉玺才能号令天下;
没有实力,它就是一块破石头!别人拿着只能是招灾惹祸:
比如说这块玉玺上上上任拥有者孙坚、孙文台,就是因为一块玉玺丧命在襄阳城下。
而玉玺的上上任拥有者,孙坚的儿子孙策,就拿着玉玺在袁术手里换了兵马,现在也打出了一方天地成为了诸侯。
再往后,袁术手拿着玉玺,倒是有称帝的野心,但是没有那个实力,他就只能藏着掖着。
最终,即便是有了玉玺,他也是死在了杨平的骑兵手中。
但此时拿着玉玺的杨都督,却有了可以号令天下的实力。
此时的杨都督已经占据豫州、荆州、徐州。
这三个州在什么地方?
那是黄河以南的中原之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
杨都督如今拥兵近20万,治下之民估计已经破千万了。这大汉天下,谁人还能阻挡杨都督?!
想通这一茬,作为有一定政治头脑、从小耳濡目染的张绣,立马单膝跪地,对着杨平行大礼说道:“属下张绣,恭请都督进皇帝位,领导我等共建大同世界!”
张绣的反应能力真不是盖的,在场的一众武将都没有他这种政治觉察力。
见张绣带了头,刘处、徐晃、高顺这些纯粹的武将也立马单膝跪地,对杨平进行劝进。
看着齐刷刷跪地的悍将们,要说杨平不想答应,那是假的——我穿越到三国时代,这半年来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我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那两位神仙的任务——平推三国。
平推三国以后,我杨平该怎么办呢?
套路就是这么个套路,我肯定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了!
所以这几个月来,杨平无论是动员基层百姓分田地、打土豪,号称要建立大同世界。
还是拉拢能够拉拢的军阀势力,比如说吕布、张绣等人,为的就是尽快壮大自己。
现在曹操、袁术、刘表殒命,自己夺得大汉精华的三州之地。
我这个无论是21世纪的屌丝,还是三国时代的流民,即将成为这个天下的主宰。
再由手中这块传国玉玺(象征权力)的加持,皇帝这个位置,我杨平为什么不能坐一坐呢?
只能说,杨平已经被连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才是一个普通人骤然间获得权力、财富、地位后应有的反应)。
好在的是,杨平还知道要当皇帝怎么着也得三辞三让吧,不然面上太难看了。
于是假意说道:“诸将请起,此事暂且不提,待平定天下之后再做计较。”
杨平的回答,就是理直气壮地告诉你们:皇帝,本都督想当,但现在不是时候,先搁置一下吧。
堂中诸将听杨平此言,就知道杨平有当皇帝的心,自己这些人也算是有从龙之功。
只不过确如杨平所说,好东西得慢慢享用,不能囫囵吞枣。
于是,一众将领对杨平的第一次劝进就这么结束了。
经过这场劝进闹剧,杨平晕晕乎乎的状态终于是稍有改善,于是说道:“龚参谋,你且将目前为止,我军的部队损耗,以及取得的战果,汇总通报一下。”
龚元还在懊恼着刚刚没有张绣反应快,第一个去劝进,听闻杨平此言,即刻以最佳的状态汇报到:
“禀报都督,到目前为止我军共有377名骑兵未及回营(要么战死阵亡,要么失踪),另有200多骑兵受了重伤,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杨平一听3000骑兵突袭3万人,损失600人,这伤亡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杨平还是打断了龚元的汇报,问道:“受伤的兄弟们可曾妥善安置?”
堂中诸将见此时的杨平,已经从那种迷迷瞪瞪的状态恢复过来,主动关心受伤的兄弟们,倒松了一口气——看来我家都督还是那个爱兵如子的杨都督呀!
就听龚元汇报道:“请都督放心,受伤的兄弟们,皆已运至彭城县衙旁边的陈家大院。
昨日我等留在陈家大院的手术台并没有遭到破坏,受伤的兄弟们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估计都能留下性命来。”
听到这里,杨平才放心了,示意龚元继续。
龚元这才认真地报道:“从黎明之前(早上4点多),我军开始对袁术、刘备营地进行突袭。
首先是突袭刘备、曹操连营,轰天雷炸死了曹操,许褚被轰天雷震伤之后,被奔腾而过的骑兵踏作烂泥。
夏侯渊、乐进二将被骑兵杀死。
我军又顺势突入刘备营寨,刘备手下大将关羽战死,手下将军兼谋士孙乾,中箭后不治身亡。
这两个联营到目前为止,共计掩埋尸体1700余具,抓获俘虏近7000人,预计溃逃者不足千人,缴获辎重无数,粮草倒不多。”
说到这里,龚元稍作停顿,继续汇报到:“突袭袁术营寨分为两次战斗。
首先是天亮之前,徐晃、胡车儿二位将军,率领骑兵在军刺小队的配合下,彻底拿下了袁术的河西警戒大营。
到目前为止,共计掩埋尸体1100余具,抓获俘虏3200余人。
据军刺小队以及警戒的骑兵汇报,有一支3000余人的溃兵,在彭城东南方向5里地外的一个村落里聚集。
此时,由秦宜禄将军接替高顺将军,已经带着一支500余人的骑兵过去拦截了,预计很快就会有战报传回。
至于消灭袁军的第二战,是一个小时前发生的泗水河东营地大战。
此战,我军斩杀不多,到目前为止只掩埋了700多具尸体,不过俘获极多,先后俘虏敌军一万余人,夺得辎重无数,另有大批粮草。
到目前为止,我军攻击袁术营寨:
袁术手下主簿兼大将阎象,确认被战马踏作烂泥;
袁术手下大将李丰,被我军骑兵用长矛钉死在地上;
袁术本人也死于马下;
袁术手下大将张勋见势不可为,率部投降;
袁术手下长史杨弘、术士张鲏,被我军俘虏。
目前,袁术手下的战将,只剩下带领那3000溃兵的桥蕤了。”
听了龚元的汇报,杨平在心中默默做了统计:
此战杀敌不多,应该不超过4000人,但俘虏却已经超过2万人,堪称大胜中的大胜。
同时,听着一个个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将领被自己率领的军队一一除名,杨平站起身来,对着诸将感慨道:
“诸位,彭城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里,楚霸王项羽将汉高祖刘邦56万联军打的大败溃输,战死士兵的尸体堵塞了泗水河。
也是在这里,三年前曹操屠戮徐州,又是一次尸体堵塞泗水。
同样还是在这里,一个多月的时间,刘备、袁术、曹操、我外舅温侯,几方势力围着彭城你争我夺。
到目前为止,我外舅手下大将曹性、宋宪战死在彭城,侯成、魏续二人叛变,侯成已经在昨日傍晚被我外舅斩首,魏续估计已经丧生在今日清晨的袭营之中。
我外舅手下八健将四人死于彭城;
刘备手下赖以为臂膀的关羽、孙乾也死在了这里;
曹操手下大将曹仁、于禁死在了昨日我军的袭营之中;
今日黎明前,包括一代枭雄曹操、无敌猛士许褚、统帅之风夏侯渊、智勇双全乐进,统统折在了彭城;
袁术手下大将纪灵,十日前被我外舅斩杀,
阎象、李丰又于今日战死,
袁术也在今天被我军斩杀。
张勋、杨弘投降……这徐州,真真对得上‘兵凶战危’之地。”
堂中诸将听闻,短短十日之内,两位实力强悍的诸侯,14位名震天下的战将,尽皆陨落在彭城之地,都是面色凝重。
杨平扫视一圈,继续说道:
“诸位,本都督与你们言说这些,不是为了显摆功劳,而是告诉诸位:
战场之上,不到最后时刻,永远都要保持警惕之心。
就像今日清晨,我等对曹、刘、袁三家之突袭。
此三家为本都督计策所困,皆十成十地认为我等已经撤军,以至于疏于防范,被我军胜得如此轻松。
尔等以后带兵作战,切记要小心再小心。”
杨平说完,堂中诸将纷纷起身,躬身说道:“多谢都督教诲,我等受教了。”
众人回坐后,倒是刘处嘟囔了一句:“都督,即便是这三家小心戒备又如何?
我军用轰天雷开道,有骑兵三宝加持下的骑兵锋锐无比,在黑夜中我军没有夜盲症,且兵强马壮、装备精良,
敌军即便是有所防备,他们八成以上的士兵在黑暗中都不能视物,其战果,其实与我等今晨突袭错不了多少。”
刘处这话有点不过脑子——堂中众将已经将此次大胜最大的功劳,算在了杨平的计谋上,这刘处一说,等于是否定了杨平的计谋。
一时间,众人都想给刘处这个有匈奴血统的骑兵统领来两个嘴巴子。
只是没想到,给众人解围的却是一直沉默寡言的高顺。
只听高顺说道:“刘统领,您说的也没错。不过,若没有都督的计策,此战过后,我军就不仅仅是伤亡600名儿郎了,其伤亡最起码得破千。
都督用计策至少挽救了500名儿郎,这就是区别。”
哎呀!堂中众人都没有想到,这平时闷不作声的高顺,马屁竟然拍得如此高明。
其实高顺表示:你们多想了,我真的没有拍马屁,我只是实话实说。
不过,这话杨平爱听啊,走到高顺面前直接许诺道:
“高将军,此战过后,我护民军要进行扩充,要攻打山东的青州了。
本都督任命你为即将组建的护民军第四镇军纪司马,官阶正四品,授右将军军衔,你看如何?”
堂中众人听杨平任命高顺为一个镇的军纪司马,这个他们不羡慕。
因为相对而言,杨平军中的主将(比如说总兵官、副总兵)是指挥打仗的,即便是手下再加上两到三位参军,也是协助指挥打仗的。
夹在中间的军纪司马和后勤司马更多是辅助性的。
但杨平直接授予高顺正四品右将军,还是让堂中的诸将羡慕的——毕竟军衔是实打实的呀。
高顺听了先是一愣,心中想到:“没想到姑爷如此器重于我。”
他倒也想推辞一二,但却想到这是姑爷第一次给自己下达任命,怎么着也不能拂了姑爷的面子。
于是单膝跪地,向杨平效忠道:“请都督放心,高顺必定为我护民军冲锋陷阵、死而后已。”
杨平一把拉起高顺,说道:“高将军,你也知道,本都督护民军中可不兴下跪,有事咱行军礼便可。”
高顺旋即站直身体,右手捶左胸,向杨平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说道:“末将领命!”
既然任命了高顺为第四镇的军纪司马,杨平就想趁着众将都在宣布一下扩军计划。
却见堂外一名传令兵快步走了进来,向杨平报喜道:“禀报都督,袁绍手下大将桥蕤带领3000败兵,在一刻钟前主动向我军投降了!”
虽然杨平知道,这支溃兵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但却没想到桥蕤这个世之名将,却主动带着溃兵向自己投降,成为了第一支自己没有招揽,而主动向自己投降的部队。
要说桥蕤怎么会主动向杨平投降?
借用修仙小说中的一句话:桥蕤这是被杨平打得道心崩碎了!
这位从3月初与杨平率领的护民军交战以来,从来没打过一场胜仗。
期间,桥蕤自己还被俘虏了一次,另外几次都是险死还生。
桥蕤现在对着杨平有点发怵了,在确认河东的袁术大营被杨平彻底攻破之后,聚拢了3000多溃兵的桥蕤,经过心理挣扎,决定:
“我还是老老实实投降杨平吧。再带着家族中的嫡系和一些自己的忠诚护卫,听从杨平的安排,到九州之外开荒去吧。”
想通了这里,桥蕤很光棍地聚集了3000溃兵中的一些基层军官,说了自己的想法。
这些基层军官,两个多月来碰到杨平就没赢过。
如果杨平没有“胜者为九州之主,败者开拓八荒”的这个建议,这些军官们手下多多少少都是有自己的土地财富,杨平要是一刀切的全部夺来,给穷人分配,这些军官们肯定不同意,说不得就要与杨平拼死一战。
但是杨平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而且这条后路还极为体面。
此时也算是到了绝境,这些军官们想的就不再是拼命,而是投诚吧。
所以,当杨平暂时搁置了扩军会议,带着手下的众将来到彭城东门。
脱下铠甲,一身战袍的桥蕤见到杨平,即刻双膝跪地,大声高呼:“罪将桥蕤,拜见杨都督!”
杨平倒是惜命的很,没有快步上前,扶起这名在天下间还有些名气的将领(也有可能是此时的杨平膨胀了),只是抬起手虚扶一下,淡淡地说道:
“桥将军请起。桥将军此番弃暗投明,本都督甚是高兴。不知桥将军以后有何打算?”
杨平这属于是明知故问,就是想借桥蕤之口,对聚集在城东的降将张勋、杨弘等人宣传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
杨平的意思,桥蕤大概也明白,于是恭敬地起身后,说道:“罪将桥蕤,愿意遵循杨都督‘胜者为九州之主,败者开拓八荒’的建议,
与杨都督麾下平定天下乱世之后,率家人亲朋出九州,开拓八荒。”
杨平听了,击掌赞道:“桥将军不愧为我大汉好男儿,如此拿得起放得下!
也罢,桥将军且在本都督军中稍待时日,待本都督召集徐州、兖州之地的愿意开拓八荒的家族,
效仿上个月本都督在南阳郡召开的‘开疆拓土大会’。
本都督给此二州之内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划一片开荒区,让尔等体面地退出神州,如何?”
桥蕤再次激动地跪地道谢。
这下,就连被捆着的杨弘、张勋二人也立马单膝跪地,高呼道:“禀报杨都督,我等已愿意带领家人前去开拓八荒,教化夷蛮!”
杨平不冷不淡地说道:“可以。你等也在我本都督军中稍待,稍后你等便可写出信件,本都督交给你等相熟之人,召集他们来彭城召开第二个开疆拓土大会。”
等于是杨平,给这些战败的诸侯,以及诸侯手下的将军、士卒,以及杨平占领区域内的地主豪强,一条体面的退路。
正因为杨平没有对荆州的地主豪强、世家大族斩尽杀绝,此时的徐州、豫州的地主豪强,也都没有和杨平鱼死网破、拼死一战的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