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在战前,都是卯足了劲儿想击败杨平,

战败后,这些人倒也光棍,清理了家中的犯了大无道罪(反人类)子弟,就一个个的开始思索着,怎么利用家中的物资向杨平换取作战资源,出九州之地去开拓八荒了。

这就是杨平在他极其弱小的时候,便提出这个将内部矛盾引向外部,而非是对内部的这些敌对分子赶尽杀绝的策略的好处了——

将自己占领区内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全部清理到九州之外去开荒。自己占领区内就没有反对的势力。

自己可以很轻松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占领区内重新梳理一遍,使自己的占领区在极短时间内就能转化成自己的实力。

少去了消灭反对者的消耗。

彭城东头走一走,做一做秀,安抚一下降兵,以及降兵中的军官。

杨平就带着手下将军们再次回到了彭城的县衙内,略微摆了一个小小的庆功宴,小范围庆祝一下。

随后,杨平便解散了这些军官,让他们回营,带领自己手下的骑兵们再坚持坚持。

坚持到下午三四点钟,张木、吕布带着600多名部将、3000余名昨日俘虏的曹军降兵赶到了彭城,接收了看押俘虏的工作。

杨平和其手下的战将们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6月14日天黑之前,由张木手下这600步兵,以及3000名曹军降兵组成了彭城的城防部队。

杨平将二万三千多俘虏中的军官,全部抽调一空,单独看押,

剩余的降兵,则被杨平临时以十人一小队组建起来,全部开进了彭城城内。

等于是将彭城这座边长2里多地的坚城,变成了一座大大的监狱。

不过,在和张木、吕布寒暄过后,在部署这座监狱之前,杨平首先会见了一名从荆州方向过来的信使。

这名信使背后插的是3面红旗,代表的是300里加急。

报上自己身份后,这名风尘仆仆,但面容坚毅的信使,直接单膝跪地,向杨平行礼道:“属下黄忠,奉护民军第一镇总兵官张辽之命,特来与都督传讯。”

黄忠!这可是历史上蜀汉的顶梁柱。

不过,此时的黄忠却不显老态,不到50岁的年纪,还没到英雄迟暮的时候。

杨平现在也不缺猛将,但他缺指挥性人才,而黄忠最起码能指挥数万兵马吧。

于是,此时已经相当膨胀的杨平,也还是条件反射地双手扶起了黄忠,脱口而出道:“汉升(黄忠字),一路辛苦你了,

且到营中暂且歇息,待本都督安置完我军兵马,以及降军降兵事宜之后,再与你详谈。”

黄忠这趟送信,虽然是加急快报,但黄忠也知道,如果自己带的信,是有关于荆州方面的,两地相隔将近2000里,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于是躬身应诺,杨平让亲卫带着黄忠去好好歇息一番,这才安排张木、吕布带来的3000多人,由他们充当俘虏的监管者。

部署好彭城监狱的事项之后,杨平回到营帐,此时的黄忠已经洗去风尘,吃了些餐食,补充了些水分,不再那么疲惫。

见杨平进帐,黄忠即刻起身,杨平却很亲和地示意黄忠坐下,随后询问黄忠为何会充当信使来此。

黄忠见此时的杨都督满面春风,自信满满,料想此时也无甚大事,于是就细细地将自己充当信使来此的缘由说了一遍:

原来,5月19日,黄承彦劝降了黄祖之后,便是接连3天的大雨,大雨过后,汉江、长江水位俱是暴涨。

在这种情况下,江波等人为了实验自己座驾蜈蚣船(这种双壳体战舰),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的行驶能力,就挑选了一队死士,在汉口对岸宽阔的江面上进行实验。

结果,杨平设计的这种双壳体战舰稳定性好得让这群水兵们惊掉了下巴,根本就没有侧翻的危险。

作为震慑,第二天,江波又组织了十艘蜈蚣船,在黄祖、黄承彦等人震惊的目光中,横渡了波涛汹涌的大江。

随后,黄承彦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与江波、诸葛亮言说:

护民军在南阳郡击败刘表,攻占襄阳,并且杀死了刘表这件事,暂时应该还没有传到镇守长沙的刘磐的耳中。

此时又是大江洪水泛滥,南北交通隔绝,在潮汛过去之前,刘磐那里,与这边就有了一个时间信息差。

江波统领可以派出一艘蜈蚣船,送某逆江而上,到长沙劝说黄忠来降,按杨都督的要求行事。

对此,江波不置可否,倒是诸葛亮思考了一段时间后,同意了黄承彦的建议。

随后,黄承彦便坐着一艘蜈蚣船逆江而上,抵达了长沙,报上身份后,谎称是寻到了绝世名医,要带黄忠的儿子黄叙去就医。

因为杨平拿下襄阳之后便实施了戒严,襄阳城破的消息就没有传出去。

至于车骑部队攻击长江北岸的江陵城之时,刚拿下江陵城便开始暴雨滂沱,南北通讯即刻隔绝。

此时,长沙城内的刘磐尚没有接到襄阳陷落、刘表生死的消息,而作为黄家的家主,黄承彦来访,刘磐甚至还热情地接待了。

至于黄承彦说要带着黄忠和他儿子黄叙去襄阳寻访名医治病,豪爽的刘磐直接就答应了,没有任何怀疑——毕竟黄叙这病秧子,刘磐自己看着也感觉闹心。

至于黄忠,那就更是答应得不能再答应了。

宴席结束之后,回到黄忠的府上,黄承彦这才将襄阳陷落、刘表已死、大江以北尽为太平民团所占的事情,给黄忠说了一遍,

着重说明了杨平许诺黄祖在恒河东岸建国称王,黄祖已经投降太平民团。

而且说出了杨平对黄忠的器重,表示黄忠若是来降,杨平愿带着黄忠会战天下,

平定各路诸侯之后,黄忠也可以带着部下选一地建国称王。

更重要的是,黄承彦表示,说是带黄叙前去治病,也没有欺骗,杨都督治下确实有神药。

三管齐下,黄忠想到,自己在刘表手下实在不受重用,而自己也已经快50岁了,一身的本事也不想埋没。

而且在东汉末年,世家子弟皆为家族繁荣发展出力,黄承彦已经表示得很明确了,黄家能不能飞黄腾达,就靠黄忠你了。

于是,黄忠当即表示愿意向杨平效力,但却坚决拒绝了黄承彦让黄忠作为内应偷袭刘磐、献出长沙郡的提议。

毕竟黄忠再怎么着,也不会做出背刺旧主的事情。

对此,黄承彦也不做强求。

第二日,黄忠带着夫人、孩子,陪着黄承彦坐上了停靠在湘江边上的蜈蚣船,在湘江与长江汇合口逆流而上,抵达了南郡的治所江陵。

黄忠虽然表示不会背刺刘磐,但黄忠却在荆南四郡待了数年,熟知各地的城防兵力,而江陵城的张辽、贾诩等人急需知晓这些情报。

黄忠在江陵城待了数日,将自己所知的情报一一报给了护民军第一镇的参谋人员,特别是贾诩。

在这几日,黄忠也与张辽麾下的将领们进行了武艺切磋,黄忠连胜十余场。

问及军事谋略,更是让张辽、贾诩都表示赞同,纷纷感慨:“杨都督果真好眼光,天下名将辈出,而杨都督独独招揽了黄忠一人。”

当即,张辽就想将黄忠留在护民军第一镇中效力。

但是黄忠表示,自己在荆南四郡故交甚多,不想与其刀兵相见。

意思很明确,就是大江以南的战事,他黄忠不想参与。

于是,张辽、贾诩就准备让黄忠北上到杨平军中效力。

黄忠还没走,杨平派来的快马信使,却带来了一封加急加密的信件。

这封信是6月初五傍晚,杨平得知吕布被围困徐州之后写的。

当时杨平写了两封信,一封信是写给在江夏郡的江波、诸葛亮,

另一封信写给了在江陵城的张辽、贾诩。

两封信内容一样,都是询问自己是应该按照原本制定的战略计划,在徐州战事结束之后鼓动袁术称帝,

还是依靠现有护民军的军事实力,直接平推黄河以南地区。

当时的杨平,还没有下定决心直接在徐州灭了刘备、曹操、袁术三家的打算,

写这封加急信件,只是想让诸葛亮、贾诩、张辽、江波,这4名自己手中的柱石给提提意见。

张辽和贾诩看完杨平的信件后,思虑良久。

张辽倒是有战略眼光,但这种谋划天下全局的事情,张辽此时还有些生疏,不过,这事,贾诩倒是很在行的。

贾诩综合了一下杨平手中的军事实力,以及太平民团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到了江陵城这半个月来,被杨平任命为荆州州长的王成,迅速利用太平民团源源不断的基层干部储备,就将大江以北的十多个县完成了分田编户工作。

整个南荆州(原来的南郡),短短半个月,就已经被杨平手下的太平民团彻底控制住了。

在这种高效的统治手段之下,贾诩给杨平的建议是:“都督你不用再依靠袁术称帝这种策略拖延时间,

而是应在灭亡徐州的三路诸侯之后,迅速拿下黄河以南的所有地区,以大河为防线,

足以将河北兵强马壮的袁绍抵挡一段时间。

有这一段时间,我太平民团实力将会翻倍增长,到时根本就不惧天下诸侯了。”

只是贾诩的这封信来得稍微有些晚,即便是黄忠带着3匹战马,日夜不停赶路,从大江北岸的江陵城跑到徐州的彭城,这中间将近2000里路,黄忠能用5天五夜跑完,已经是黄忠骑术高明了。

听完黄忠的讲述,杨平不禁赞叹了一句:“黄将军真乃猛士也。”

杨平可是知道骑着战马长途行军的痛苦,毕竟,此时自己大腿内侧的伤疤才刚刚好。

黄忠看着赞赏自己的年轻都督,也是目光崇敬——黄忠在吃饭的时候询问了亲兵,得知杨平昨天清晨和今天清晨率领3000骑兵的战绩:

那几乎是把天下最能打的诸侯按在地上摩擦,一大帮名气远远超出黄忠的战将,被杨平率部一个个斩落马下。

想到此处,黄忠不禁有些黯然,自己要是再跑快点,在昨天这个时候到达杨平军中,这名震天下的一仗,说不得也有自己一份功劳了……只是,时也、命也!

杨平看着落寞的黄忠,倒也能猜出是为何,于是拍着黄忠的肩膀说道:“黄将军,你来的正是时候,

明日,本都督将召开一次扩军大会,商议攻略大河以南地区,正是黄将军大显神威之时啊。”

黄忠一听,还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当即向杨平行礼,拍着胸脯保证:“我黄忠定然不会让杨都督失望的。”

也难怪黄忠如此急迫,毕竟年龄大了,感觉自己时日无多,急需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勇武。

杨平也理解,毕竟在历史上,黄忠归降刘备以后,那真是奋勇当先,根本就不把命当命。

随后,黄忠又向杨平介绍了一下目前荆州(原南郡地区)的战事:

黄忠走之前,护民军水军第一师,已经乘坐着100多艘蜈蚣船抵达了江陵城,随后,趁江南岸守军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将2个步兵师运到了江对岸的公安。

有一万多精锐步兵抵达大江南岸,再有精锐的水军第一师6000人助战,荆南四郡那不到2万人的郡兵,根本就无法抵抗。

听到此处,杨平就知道,荆州算是彻底落入自己手中了。

送走黄忠以后,杨平摸了摸怀中的玉玺,心中更加膨胀了。

天黑之前,杨平又接到了从江夏快马而来的信使,那是诸葛亮发来的回信。

诸葛亮比较谨慎,建议杨平还是以执行原计划为好。

因为诸葛亮表示,太平民团虽然基层干部不少,可是拿下的鄂州(原江夏郡),他已经感觉手下人才匮乏,意思是稳一稳吧。

这也符合诸葛亮谨慎的性格。

不过,此时膨胀的杨平只能对着西南方向呵呵一笑:“孔明,你的信来得太晚了,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

本都督已经把曹操、刘备、袁术打趴下了!”

怀着膨胀的心情,杨平开始安排将俘虏运进彭城之内看管的事宜。

待最后一队降兵进入彭城,彭城的四座大门缓缓地关上。

杨平再也忍不住,打了大大的个哈欠,来到了河东袁术的营寨。

这个大营,在今日清晨的攻击中倒是没受太大的破坏,此时,杨平的骑兵们全部驻扎在这个规模相当大的军营里,粮草也充足。

此时,杨平的手下,无论是将士还是战马,都疲惫到了极致。

杨平安排军刺部队在方圆30里内进行警戒,又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骑兵轮流换岗。

在一顿丰盛的马肉大餐之后,整个河东营寨就陷入到了安宁中……

皎洁的月光轻抚着静静流淌的泗水河,河岸两旁的营寨里,奔波战斗了十余天的将士们皆是一夜好眠。

第二天(6月15日)清晨,这十余日的急行军、高强度作战,打乱了杨平自穿越以来的生物钟。

军中带的报晓大公鸡已经打鸣了两次,杨平还是没醒。

不过从小都有早起练武习惯的吕姝,却是轻手轻脚地下了行军床。

吕姝的动作很轻微,但可能也是休息好了,缓过劲儿来了,精神异常灵敏(穿越之后,有两份灵魂力量加持)的杨平立,马就感应到了,

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借着朦胧的光线问道:“阿姝,怎起得如此之早?”

吕姝见自己把杨平惊动醒了,倒是不太好意思:“夫君,将你扰醒了。”

杨平坐起身来说道:“无事,本来你夫君这个时候就该起来晨练了。”

行军状态当然不可能有大床,杨平这个中军帐里,是两张行军床并排放在这里,就是两个人的住宿之所了。

坐起身来的杨平,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赶忙从床头拿出了那块刻着八个篆字的传国玉玺。

一拿到这玩意儿,杨平就有些傻呵呵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吕姝穿好外层的锁子甲,看到杨平又是这么个模样,不禁开口问道:“夫君,这块宝玉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就听杨平喃喃地说道:“阿姝,你不懂,这可是传国玉玺啊,是祖龙秦始皇刻下的。

有了它,就代表着高度一统的华夏民族诞生了。

它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央大一统的象征。

你夫君我看到它,就止不住的心神激荡。”

吕姝感觉,从昨天中午到现在的杨平,绝对不在状态,有些担忧地坐到行军床上,给杨平说道:

“夫君,妾听闻‘行百里者半九十里半’!

夫君自正月起事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短短半年时间便已占据中原之地,有一统神州之势。

然夫君可知,当年王莽篡汉,一时掌控天下,气势比夫君不知强过多少,可仍被刘氏子孙起于微末而绝地翻盘。

又如当年彭城之地的楚霸王项羽,占据天下而又被汉高祖反夺了天下。

夫君,此时我等在彭城之地,此就是最好的警醒。夫君切莫懈怠自大啊!”

吕姝所说的也是她最担心的——杨平起事时间太短,起势刚猛迅速,吕姝仍担心杨平步了楚霸王项羽、王莽的后尘。

毕竟天下归刘姓已经400余年,刘姓江山曾经中断却被二次中兴。

谁知道这第二次没落会不会再次中兴呢?

对于吕姝的担忧,杨平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东汉末年局势和西汉末年的局势完全不一样。

西汉末年只是外戚从上层夺取政权,下层政权仍在刘姓皇室的手中;

而东汉末年,无论是上层、还是基层都已经彻底背离了刘姓皇室的统治。

随后便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即便刘备再怎么折腾,也没有三造大汉!

不过,吕姝的劝谏,却让头脑发胀的杨平稍微清醒了些。

杨平放下玉玺,轻轻抱着吕姝,轻声说道:“颖君,多谢你了。”

颖指的是颍河的颖,这是杨平向吕布下聘礼时给吕姝送上的表字。

颍河是杨平穿越过来的地方。

这个“颍”字,不仅包含了杨平与吕姝在临颍城相知相许,

也包含了杨平与吕姝在颍河送别时的定情,

更包含了吕姝那句“君若不归(战死),妾自颍河于君相会”的决绝,这是直击杨平灵魂深处的誓言。

临颖城、颍河,这是杨平、吕姝相知相许的地方。

杨平就以“颖”字为吕姝表字。

这个表字不仅吕姝很满意,就连吕布都对杨平刮目相看。

“君”在东汉时期,可以是臣子对主君的称呼,也可以是丈夫对妻子的敬称。

(若杨平所在的世界有后世,那么记载吕姝时,就会像称呼汉宣帝刘病已的媳妇许平君、霍成君一样,称呼吕姝为吕颍君。)

吕姝在杨平最膨胀的时候出言劝谏,让杨平在感动之余,不禁对吕姝增加了深深的敬意。

本来,杨平对吕姝,更喜欢用“阿姝”这个更为亲密的称呼,但此时,一声“颖君”却脱口而出,不仅包含了杨平对吕姝真挚的情感,也包含着杨平对吕姝的敬重。

这声“颖君”中的敬重之意,吕姝也听出来了,不禁为自己能得到丈夫的敬重而感到高兴,也伸出双手环着杨平作为回应。

这大清早的,两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情到浓时,自然会发生一些亲密的行为,来加深二人的感情。

这十多天来,因为得知吕布被围之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二人,在一场深入灵魂的交流之后彻底放松下来了。

所以当颍河东岸大营内操练的号角响起时,守在杨平大帐外的亲卫们就发现,昨日极其膨胀、昏沉的杨都督,此时已是满面春风、沉稳异常。

仿佛昨日,因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而沉沦的杨都督,彻底清醒过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