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 蔡文姬的用处(1 / 2)

加入书签

蒲津渡东岸营寨的一个帐篷里,蔡文姬猛然从一张行军床上坐起身来,脸庞挂着两行清泪。

她坐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在腥膻遍地的匈奴营地,而是在一支兵强马壮的反贼营地。

醒来前的那一幕,不是梦,而是前几天她的经历——

听闻汉朝天子派来使者到匈奴营地,求生欲满满的蔡文姬,趁着匈奴营地接待使者时防备松懈,跑到了匈奴营帐前,向册封于夫罗的使者求助,说自己是蔡邕的女儿,请带她离开这里。

蔡文姬当时的主人,是匈奴的左贤王呼厨泉,呼厨泉对这个细皮嫩肉且很有气质的汉朝女子很是喜爱,当即向使者表示这是自己的人。

使者指着蔡文姬说:她既为匈奴左贤王姬妾,竟敢如此不守妇德,想要逃离——

她若是蔡邕之女,当效昭君之故事,如今反贼杨平猖獗,正是联络汉匈共同剿灭的关键时刻,左贤王已经接受朝廷册封,她应当为两家和睦做出贡献。

总之,使者走了,蔡文姬彻底没了心气。

呼厨泉恼怒她的行为,这几日,即便行军也狠狠折腾她,若不是她此时已经19岁,自小生活优越、身体底子好,早就没命了!

昨天晚上,她还被捆绑在左贤王的营帐。

忽然,杀声大起,随后一个匈奴人装扮的汉子进到营帐,对她说:攻击营寨的军队是来救她的,让她不要乱跑,在此静候。

那汉子解开了她身上的绳索,给了她一囊清水。

不多时,喊杀声停息,那汉子才带她出了营帐,亮明身份,说自己是护民军的军刺部队成员。

之后,她就被交给了段煨(蔡文姬在长安时见过段煨,只是当时未曾深交)。

确认身份后,段煨对蔡文姬说:“蔡娘子,我家都督特意交代,我等拿下匈奴营寨,一定要将你带回来。”

随后,在营寨里稍作整顿,蔡文姬骑着马,随段煨一起向西返回。

回到这所谓的反贼营寨时,她看到一个金光灿灿的身影站在高台之上,周围数万人齐齐伏地跪拜。

在蔡文姬的印象中,从未有任何人有过这样的威望。

问清这些士兵为何跪拜后,蔡文姬更是震撼得无以复加——原来那位太平民团的杨都督,正在为阵亡的将士通告天地,祭祀他们,并说要让他们20年后重来人世。

本来蔡文姬以为,在这支数万人的反贼营地内,自己会睡不着觉。

可是,在两名女兵给她准备了温热的洗澡水,舒舒服服洗过澡,换上女兵的军服,又吃了一顿美味的早餐后,她躺在行军床上,竟睡得十分香甜。

或许,她自己内心深处愿意承认,不管这是反贼还是朝廷的军队,这都是汉家军队。

内心深处有了安全感,她这一觉从早上睡到了傍晚,即便杨平大营不远处在进行演武,人喊马嘶也没将她惊醒。

在行军床上坐了许久,稳了心神的蔡文姬走出营帐。

此时天色将黑,但整个营寨内却是灯火通明。

蔡文姬所在的这片区域,是杨平随军女兵的帐篷区,专门安置了一圈栅栏,有随行的女兵轮流守护,另有杨平的一队亲卫充当巡逻。

见到蔡文姬在营地内乱逛,守卫营区的一名女兵前来询问。

得知她是今天早上刚刚解救回来的女子,那女兵安慰道:“这位娘子,你且放宽心。

在护民军的营地内,你安全无虞……

以前的不幸全部都过去了,到了太平民团治下,一切重新开始,你的好日子马上就到了。

就像我,以前也是在豪强之家做奴婢,杨都督带领护民军打破豪强之家,我等就翻身做主人了。”

蔡文姬听到这时,声音略有些嘶哑地问道:“这位阿姊,既然你已经翻身做主人,为何却在军中?”

她这话问得有些突兀,言外之意是:在汉朝时期,随军的女人基本就是军妓。

巡逻的女兵听出了蔡文姬的言外之意,略有生气地说:“这位娘子,护民军是百姓的子弟兵,

所有的将士都是我等最底层的百姓组成,正如我护民军军歌所唱‘我们是百姓的子弟兵’。

我自愿参军,只因为我手中有一技之长。我之前就是绣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

军中兄弟们作战,伤口过大者,皆由我等前来缝合。

另外,女人比男人更加仔细,照顾伤员、缝补战袍,这就是我们的差事。

都督言说,打仗打的是后勤,后勤保障给力,将士们才能心无旁骛地奋勇杀敌。”

那女兵骄傲地说道:“谁说这世间只有男子能上阵打仗、建功立业?

你阿姊我在军中救治伤员不下百人,目前也是妥妥的护民军四级功勋,名下3000亩土地,一点也不输男子,

比我家那死鬼的五级功勋还高一级。”

蔡文姬理解不了这女兵的骄傲,她也不想理解,她只想离开这个反贼的营地,返回到她心中的朝廷境内。

于是她向这名女兵询问:“这位阿姊,可否通传一声,我想见一见杨都督?”

女兵很惊讶:“这位娘子,你是何人?有何事要见都督?”

蔡琰声音沙哑,但仍带着一丝高傲:“我乃蔡邕之女,蔡琰、蔡文姬。见杨都督,一为道谢,二为道别。”

好吧,这名女兵听了,让蔡文姬到帐篷内等候,自己来到栅栏前。

巡逻的杨平亲卫见到这女兵,热情地问候:“李娘子,有何事需要出营?兄弟们定当陪同。”

这是杨平定下的规矩,夜间,女兵若是离开自己的营区,必须有亲卫护从,防止出事。

那李娘子对这名亲卫说道:“陈兄弟,你去通知一下管理后勤的李司马,就说今日刚刚被解救回来的一个叫蔡文姬的娘子,想见都督。”

经过几层通传,最终,杨平派邹玉前来接蔡文姬,将她带到了杨平的中军大帐。

此时,大帐附近一堆堆篝火通明,聚集着200多人,包括杨平手下的高级将领、昨日的战斗英雄,以及今日演武场上出彩的勇士。

今晚这场全军大宴不仅是欢迎宴,同样也是庆功宴。

宴会上没有酒(杨平的军规定得严),饭菜虽称不上丰盛,但绝对能让人吃饱,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蔡文姬就是在这个时候,穿着女兵的作训服,跟着邹玉一同过来的。

进入营帐后,在座的众军官齐刷刷地盯着蔡文姬,仿佛想看一看这个女人怎么值得杨都督如此上心,要把她救回来。

嗯~这女人身段很好!

嗯~长相也比自家夫人要强一点……

但也仅此而已。

相较于这些大老粗们不加掩饰的打量目光,与杨平同坐于一桌的贾诩和郭嘉,见到邹玉带着一个女兵进来,郭嘉心中便知这可能就是蔡文姬了,而贾诩和蔡文姬是相识的,两人纷纷起身上前迎接。

郭嘉行礼道:“见过蔡娘子。”

贾诩问候道:“蔡小娘子,祝你脱离苦海。”

贾诩、邹玉,是蔡文姬在营帐内暂时认识的两个人。

她先对着贾诩还了标准的汉朝女子礼仪,又轻轻地对郭嘉还了一礼。

这时,杨平也站起身来,对着邹玉说道:“邹司正,且带蔡娘子入座,吃些东西再说。”

这是杨平一贯的做法,管你有什么事,先填饱肚子再说话。

主座之上,杨平起身,陪在他两侧的李傕、郭汜、段煨等人也赶忙起身。

借着明亮的灯光,蔡文姬见到了今天早上那个金色身影的主人,于是上前两步,对着主位上的杨平盈盈下拜:

“蔡邕之女蔡琰,见过杨都督,多谢杨都督相救之恩。”

杨平轻轻抬手:“蔡娘子为我汉家儿女,本都督自当相救,无需感谢。且入座吧。”

说完,杨平就坐下了,桌上的几名大汉也齐齐坐下,贾诩、郭嘉也各自归位,只剩下杨平正对面的一张板凳是空着的。

邹玉自然地坐在板凳上,示意蔡文姬坐下吃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