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5章 中村事件:枪杀中村震太郎(1)(1 / 2)

加入书签

“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两案’事件,被中共和蔡元培等爱国名流揭露之后,又开始对东北兴安区等地派出间谍搜集情报,制造‘中村事件’。”王至诚站了起来,下一步该怎样劝张学良,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他的脑海里浮现中村事件的情景:

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上尉部员中村震太郎,奉命来到中国东北执行秘密军事侦察任务,与一名旅居东北的日本退伍骑兵上士、一名蒙古人和一名白俄人一行化装成中国农民,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军事地理调查准备经洮南返回途中,于6月26日在兴安区葛根庙附近苏鄂公爷府被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所部拘获。团长关玉衡经搜查从他们行囊和中村的棉裤中发现:调查笔记、军用地图、寒暑表、指北针、测绘仪器和一支南部式手枪,其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

关玉衡为何要匆匆下令枪毙这些人?还需要从兴安区这个神秘地方说起。

兴安区,土匪嚣张,居民不得安生,苦不堪言。去年(1930年),时任东北军炮兵参谋长关玉衡向炮兵军司令邹作华毛遂自荐,要带领东北军部分炮兵去兴安区进行屯垦,扫荡当地的土匪……

邹作华看过报告觉得不错就上报了张学良。张学良一看大喜,既可以剿匪,又可以训练炮兵,还可以解决粮饷问题,马上同意并下拨军费。

关玉衡接下重任一到兴安区,占据土地的蒙古王公却不愿意将土地卖给东北军。关玉衡在走访一些蒙古王公后,原来真相是日本人在暗中搞鬼:日本人扶持当地土匪为非作歹,迷惑当地的蒙古王公;同时通过拉拢一些亲日的东北军政大员,让他们拒绝东北军的请求。

1931年,东北兴安区屯垦区正式成立,关玉衡调任炮兵三团团长兼兴安区屯垦公署军务处处长。

过了几天,兴安区很快就来了几位农民打扮的不速之客,且行事诡秘,屯垦区官兵察觉后,立刻将他们一一抓捕。并从他们搜出一大批关于兴安区的情报资料。

关玉衡看完情报后,才知道领头的是日本参谋省情报科科员中村震太郎,便示意官兵们立刻对中村及一行进行审讯。中村震太郎倒是硬气,而另外一个人招供:中村震太郎是日本陆军退役大佐,奉日本参谋省的命令前来兴安区搜查情报。

在审讯室里,经过关玉衡等官兵的审讯,中村震太郎等日人终于说出了他们的身份。

1931年4月初,日本陆军特务机关在日本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会议主持人是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与会者有一名青年,名中村震太郎,刚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板垣征四郎了解到中村震太郎在校期间表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尤其擅长地形测绘和情报分析工作,所以把他请过来参加这样高规格的会议。

会议结束后,板垣征四郎给日本陆军特务机关派出一项特殊任务:推荐中村震太郎以农业考察的名义,前往中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为了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把戏演的到位,日本陆军特务机关特意为中村震太郎准备了一套完整的农业专家身份证明,其中有日本帝国大学农学部的毕业证书和农业研究履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