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旧宅铜箱藏父信揭秘顾衍之旧怨靖王赠牌助重建明轩闹事泄恨(2 / 2)

加入书签

是个少年的声音,尖利得很,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我走出去,看见个穿锦袍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站在门口,脸涨得通红,指着伙计骂:“让你们老板出来!不然我砸了这铺子!”

他的钱袋在响,不是好声气,是顾衍之的铜钱味,混着股骄纵的戾气——是顾衍之的儿子,顾明轩。

当年顾衍之被抄家时,他在外地求学,躲过了一劫,如今回来,是来寻仇的。

“我就是林晚。”我站在台阶上,看着他,“有事?”

顾明轩转过头,看见我时,眼睛都红了:“是你!是你害死了我爹!”

他冲过来,想打我,被伙计拦住了。

“害死你爹的,是他自己。”我声音很平,“他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死有余辜。”

“你胡说!”他嘶吼着,像头暴怒的小兽,“我爹是好人!是你这个妖女,用邪术害了他!”

他的钱袋在哭,发出“被蒙骗”的嘶鸣——他竟真的以为顾衍之是好人。

“是不是邪术,你可以自己看。”我从怀里掏出爹的铜钱,扔给他,“这是你爹害死我爹时,我爹攥在手里的铜钱。你听听,它说什么。”

顾明轩接住铜钱,像烫到一样扔在地上,尖叫道:“我不听!这是妖物!”

他的反应,和当年顾衍之看到铜钱时一模一样。

真是骨子里的蠢。

“滚。”我冷声道,“再在这里闹事,我就报官了。”

“报官?”他冷笑,从怀里掏出封信,“你以为官府会帮你?这是我爹当年的旧部,现在在吏部当差,他说了,只要我一句话,就能让你这铺子开不下去!”

信封在响,发出“威胁”的尖啸,墨迹里混着李丞相的金条味——又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他。

心里在算。

这人虽蠢,却握着个把柄——吏部的那个旧部,若真要使坏,重建绸缎庄怕是会受阻。

“想让我走可以。”顾明轩看出我的犹豫,得意起来,“你得跪下来,给我爹的牌位磕三个头,说你错了。”

伙计们都气坏了,摩拳擦掌想揍他。

我拦住了。

“好。”

我走下台阶,在他面前站定。

顾明轩的钱袋在笑,发出“得意”的轻响,像在说“你也有今天”。

就在我要弯腰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很急促,带着沉厚的令牌响——是萧澈。

他来了。

“谁敢让她磕头?”

萧澈的声音像冰,从街那头飘过来。

他骑着马,速度很快,到了铺子门口,翻身下马,一把将我护在身后。他的玉佩在响,不是沉厚的嗡鸣,是愤怒的咆哮,震得顾明轩后退了两步。

“靖……靖王殿下?”顾明轩的脸白了,“您怎么来了?”

“我的人,你也敢动?”萧澈盯着他,眼神冷得像淬了冰,“顾衍之教出的好儿子,和他一样蠢。”

“我……我只是想为我爹讨个公道……”顾明轩的声音弱了下去,钱袋在抖,发出“害怕”的嘶鸣。

“公道?”萧澈笑了,笑得很冷,“你爹的公道,在天牢里,在断头台上,在那些被他害死的冤魂手里!你若真想要公道,就该去给他们磕头谢罪!”

他的话像鞭子,抽得顾明轩抬不起头。

“还有你说的那个吏部旧部,”萧澈拿出块腰牌,晃了晃,“他已经被我拿下了,就在天牢里,等着你去陪他。”

腰牌在响,是刑部的令牌,发出“定罪”的沉响——他早就料到顾明轩会来,提前动了手。

顾明轩的脸彻底白了,腿一软,瘫在地上,钱袋里的铜钱“哐当”一声掉了出来,发出“完了”的哀鸣。

“滚。”萧澈的声音更冷了,“再出现在京城,打断你的腿。”

顾明轩连滚带爬地跑了,像条丧家之犬。

铺子里的伙计们都欢呼起来,我却看着萧澈的背影,心里有点发颤。

他为了我,竟连吏部的人都动了。

这会给他招来多少麻烦?

“你……”我刚要说话,就被他转身打断。

“吓到了?”他看着我,眼神里有丝担忧,“别怕,有我在,没人敢动你。”

他的玉佩在响,沉厚的声里裹着股坚定,像在说“我说的,算数”。

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正好罩住我,像个温暖的壳。

我突然觉得,那些曾经的恐惧和孤独,好像都被这影子挡住了。

“萧澈。”我轻声叫他的名字。

“嗯?”

“谢谢你。”

这次,我没再说“真的”,只是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

他愣了下,随即笑了,眼角的泪痣像颗小太阳,亮得晃眼。

“说了,不用谢。”

晚风从铺子门口吹进来,带着野蔷薇的香,还有远处的叫卖声,热闹得很。

我知道,麻烦或许还没结束。

顾明轩不会善罢甘休,朝堂上的风波也未必平息。

但我不怕了。

因为我不再是一个人。

爹的铜钱在怀里轻轻颤,像在笑。

娘的银链在响,发出“安心”的轻吟。

萧澈的玉佩在他腰间,沉厚的声里,藏着我听不懂的温柔。

绸缎庄的门板被伙计们擦得锃亮,发出“崭新”的调子。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也许,这就是爹信里说的“好好活着”。

不是忘了仇恨,是带着念想,往前走。

我看着萧澈,他正和伙计们说着什么,侧脸在夕阳下柔和得很。

突然觉得,这绸缎庄的重建,不止是为了林家的名声。

也是为了……能有个地方,让我和他,好好地,把日子过下去。

夜色渐浓,灯笼被点亮,暖黄的光映着“林记绸缎庄”的新招牌,亮得很。

我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而这一天,会比昨天,更暖,更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