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祠堂供桌前她持香而立陈婆婆展手札揭婉祖秘胎记褪处血脉(2 / 2)
“不敢?”我笑了,“你的不甘,就是对我最大的伤害。”
我转身面对所有村民:“你们呢?当年看着我被打,被骂,被扔进河里,你们谁站出来说过一句话?你们和他们一样,都是帮凶!现在看见我好了,就想巴结我,讨好我?晚了!”
“苏璃,你不能这么说!”一个老者站出来,“我们好歹是你的乡亲!”
“乡亲?”我指着祠堂门口,“当年我被王桂芬追着打,跑到你家求助,你把我赶出来,还放狗咬我,这就是你说的乡亲?”
老者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祠堂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看我。他们脸上的愧疚和难堪,比打他们一顿还让他们难受。
我看着他们,突然觉得很没意思。我想要的不是他们的愧疚,是公道。而公道,我已经拿到了。
“从今天起,”我说,“我苏璃,与柳溪村苏家,再无瓜葛。你们的死活,与我无关。”
说完,我转身就走。
刚走出祠堂,就看见太子站在马车旁。他穿着常服,却依旧气度不凡,身后跟着几个护卫,显然是刚到。
“都处理好了?”他问。
“嗯。”我点点头,心里有些复杂。他怎么来了?
“我不放心,就过来看看。”他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笑了笑,“看来,我是多此一举了。”
“不是的。”我赶紧说,“谢谢您。”
他没说话,只是看着我脸上的胎记,眼神温柔:“很好看。”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摸了摸脸,脸红了。
就在这时,祠堂里的人追了出来。族长跑在最前面,气喘吁吁地说:“太子殿下!苏掌柜!是我们有眼无珠,求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们计较!”
村民们也纷纷跪下,磕头如捣蒜。
太子皱了皱眉,没理他们,只是对我:“走吧。”
我上了马车,他也跟着坐了进来。车夫挥了挥鞭子,马车缓缓驶离柳溪村。
我掀开窗帘,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的身影越来越小,心里没有留恋,只有释然。
“他们以后不会再找你麻烦了。”太子说。
“我知道。”我笑了笑,“有殿下在,他们不敢。”
他看着我,眼神认真:“就算没有我,你也能处理好。”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很安心。这些日子的委屈、挣扎、痛苦,在这一刻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忍不住问。
“因为你值得。”他说,“从在粪堆里你把窝头分给我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
马车颠簸着,我靠在车壁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突然觉得很累,却很踏实。
“对了,”太子像是想起了什么,“吏部尚书那边,我已经处理好了。他女儿……配不上我。”
我的心猛地一跳,抬起头,撞进他含笑的眼睛里。
原来,他说的“推掉”,是真的。
回到京城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苏记胭脂铺改名为“璃记”。
小莲不解:“掌柜的,苏记已经打响名气了,为什么要改啊?”
“因为‘苏’这个姓,承载了太多过去。”我说,“我想开始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确实开始了。太子经常来铺子里看我,有时是穿着常服,像个普通的顾客,站在柜台前看我调香膏;有时是坐着马车来,带些宫里的点心,陪我在后院晒太阳。
宫里的流言蜚语自然不少,说我一个平民女子,不配站在太子身边。尚书千金更是在宴会上故意刁难我,说我的香膏是“贱民才用的东西”。
我没生气,只是笑着递给她一盒新做的牡丹香膏:“娘娘要是觉得不好,扔了便是。但这香膏是我用心做的,不贱。”
太子把那盒香膏拿了过去,对尚书千金说:“孤觉得很好。苏璃的手艺,宫里的御用工匠都比不上。”
尚书千金的脸一阵青一阵白,没敢再说什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璃记的生意越来越好,甚至开到了江南。我脸上的胎记彻底消失了,只剩下一道浅浅的白痕,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有人说我是被太子的诚意感动,所以胎记才消失的;也有人说,是苏婉老祖宗显灵,保佑我摆脱了诅咒。
只有我知道,都不是。
胎记的消失,不是因为别人,是因为我自己。我不再恨,不再怨,不再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我接受了自己的过去,也拥抱了自己的未来。所谓的诅咒,不过是困住自己的枷锁,只要想通了,随时都能解开。
这天,太子又来铺子了。他手里拿着一个锦盒,递给我:“打开看看。”
我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凤钗,上面镶嵌着一颗硕大的明珠,流光溢彩。
“这是……”
“父皇同意了。”他看着我,眼神里是化不开的温柔,“他说,不管你的出身如何,不管你脸上有没有胎记,你都是他见过最有韧性、最值得尊敬的女子。”
他单膝跪地,举起凤钗:“苏璃,你愿意嫁给我吗?”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凤钗上,也落在我的脸上。我摸了摸那道浅浅的白痕,突然笑了。
“我愿意。”我说。
原来,最好的新生,不是忘记过去,是带着过去的印记,勇敢地走向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