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 李斯入咸阳(1 / 2)

加入书签

李斯入秦的动静,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当黑冰台的精锐车队护送着这位略显清瘦、风尘仆仆的楚地士子抵达咸阳城郊驿站时,咸阳城内关于“王上遣密使急召稷下贤士”、“吕相旧部欲截胡未果”的传言已甚嚣尘上。各方目光,如同无形的探照灯,聚焦在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李斯”身上。

李斯本人则保持着一种近乎刻板的冷静。他拒绝了赵高(代表王上)安排的奢华馆舍,只要求一间清净客舍,闭门谢客,专心誊写那篇早已烂熟于心的《谏逐客书》。他知道,踏入咸阳,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战场,是即将到来的朝堂觐见。

三日后,咸阳宫,朝议大殿。气氛格外凝重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班,华阳太后端坐于珠帘之后,吕不韦的位置空悬(称病未至,显然在观望)。嬴政高坐御座,冕旒低垂,玉藻轻晃,遮住了所有表情。

“宣——稷下士子李斯,觐见!” 寺人尖细的嗓音穿透大殿。

李斯身着洗得发白的儒生袍,手捧一卷崭新的“秦楮纸”,步履沉稳地踏入这象征着大秦最高权力核心的殿堂。无数道或好奇、或审视、或轻蔑、或警惕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恍若未觉,径直走到御阶之下,深深一揖:“草民李斯,拜见王上!拜见太后!”

“平身。”嬴政的声音平淡无波,“寡人闻先生有宏论,可利社稷。书在何处?”

李斯双手高举那卷纸:“宏论不敢当,唯肺腑之言,陈于王上驾前。此乃《谏逐客书》!” 侍立的赵高立刻上前,恭敬接过,呈于御案。

嬴政展开那卷纸。洁白的秦楮纸上,墨迹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他没有立刻宣读,而是静静地看着。大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时间仿佛凝固,只有嬴政翻阅纸张时发出的轻微沙沙声。

李薇作为太后,端坐于嬴政侧后方稍低的位置。她屏住呼吸,目光在嬴政那看不出喜怒的侧脸和李斯那挺拔如松的背影间逡巡。这卷纸,是她章台宫的“秦楮纸”;这文章,是她“截胡”而来;这场面,是她一手促成的赌局!成败,在此一举!

终于,嬴政看完了最后一字。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阶下的李斯,又扫过殿内群臣。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李斯。”

“草民在。”

“汝文中言:‘秦之弊,在逐客。’‘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藉寇兵而赍盗粮。’……此言,可有实据?” 嬴政的第一个问题,并非评价文章好坏,而是直指核心——证据!

李斯毫不慌乱,再次躬身:“回王上,草民非妄言!昔年,商君卫人,变法强秦,终遭车裂;张仪魏人,连横破纵,身死异乡;范雎魏人,远交近攻,功成身退亦遭猜忌!此皆客卿之功,然其结局如何?更有无数六国贤才,闻秦逐客之风,裹足西向,如赵国李牧、齐国邹衍、楚国春申君门下诸多策士,皆曾有意入秦,却因惧此风而止步!此非资敌而何?此非赍盗粮而何?草民在稷下,亲耳所闻,亲目所睹!王上若不信,可遣黑冰台暗查六国,便知草民所言非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