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章 尘楼魅影退痴人,朱印为凭转世来(1 / 2)

加入书签

“尘楼魅影”——

诸桐屿曾讲过这么一件奇事:他老家有户世代传下来的旧族,家里藏着一座书楼。那书楼不知传了多少代,平日里总挂着把沉甸甸的铜锁,钥匙由族长亲自收着,等闲不许人靠近。

偶有族中子弟要进去取旧书,族长才会亲自开锁。可每次推开那扇雕花木门,楼里积得厚厚的灰尘上,总印着几排浅浅的脚印——那脚印小巧得惊人,鞋尖微翘,足底纤细,量一量竟只有二寸多长,分明是女子的绣鞋踩出来的。

族里人都知道这书楼里住着鬼魅,可怪就怪在,几十年来,这东西从没露过形,也没出过半点声响。白日里楼中只闻书册翻动的轻响(许是穿堂风过),夜里也只有虫鸣月色,那脚印就像凭空印在尘上,谁也猜不透是哪路精怪,更摸不清它的脾性。

乡里有个叫刘生的年轻人,性子轻佻浮躁,总爱做些白日梦。他听了书楼的传闻,竟想起了当年王轩在洛水边遇洛神的典故,满心以为这楼里藏着个多情的女鬼,说不定能成就一段奇缘。

他软磨硬泡求了族长半天,总算获准独自在书楼留宿。临上楼前,他特意备了精致的茶点、时鲜的水果,还有一坛新酿的酒,连菜肴都摆得整整齐齐。进了书楼,先点上三炷香,对着空落落的书架又是作揖又是祈祷,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盼着“仙子现身”“共话幽情”之类的痴语。

等香燃尽了,他点亮一盏明晃晃的烛台放在床头,脱了鞋上床躺着,屏着呼吸瞪大眼睛,连眼皮都不敢多眨,一心等着那“二寸金莲”的主人出现。

可左等右等,楼里静得能听见烛花爆开的“噼啪”声,除了自己的心跳,再无半分动静。书架上的古籍蒙着尘,墙角的蛛网沾着虫尸,哪有半分女子的影踪?

刘生正有些失望,渐渐觉得不对劲——一股阴丝丝的寒气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起初只是贴着地板漫上来,后来竟像无数根细针,一点点往骨头缝里钻。他想开口喊一声,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想抬手揉一揉冻得发僵的胳膊,四肢却沉得像灌了铅,怎么也动不了。

烛火明明亮亮的,他看得见跳动的火苗,听得见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可身子却像被钉在了床上。那寒气越来越重,慢慢沁入肺腑,浑身像是埋进了数九寒天的冰窖雪堆里,冻得他牙齿打颤,骨头缝里都透着疼,偏生连哼都哼不出一声。

就这么熬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快亮时,东方泛起鱼肚白,那股捆着他的无形力量才渐渐散去,喉咙里终于能挤出声音,只是说话时嘴唇还在哆嗦,手脚僵得像块冰,好不容易才挣扎着爬下床,连滚带爬地逃出了书楼。

打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提在书楼留宿的事。

说起来,这精怪的行踪也真算得上“隐秀”二字——藏得深,却又留着点踪迹让人遐想;再看它对付刘生的法子,不吵不闹,没露半点形影,就这么不动声色地让他尝了场彻骨的寒冻,既没伤他性命,又断了他的痴心,倒真有几分文雅人的深远意趣呢。

“朱痕再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