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磷火成因非战血,碧砚奇诗意难测(1 / 2)
“磷火辨疑”——
人们常说的鬼火,其实就是磷火。《博物志》里说它是战场上的鲜血化成的,这说法并不对——天下之大,哪能处处都有战场遗留的血呢?
依我看,所谓的“鬼”,不过是人死后残留的一缕气息罢了。鬼属阴,可这残留的气息偏偏带了点阳气。当这缕阳气被周遭的阴气困住、郁积起来,就会凝结成可见的光。就像雨水的气息阴寒至极,能化作萤火虫的微光;海水的气息阴重,也会燃起海上的阴火,都是这个道理。
磷火多半在秋冬时节出现,到了春夏就少见了,这是因为秋冬阴气凝重,阳气易被裹住;春夏阳气升发,阴气四散,那点微光自然就散了。若是春夏里也见到磷火,要么是在久无人居的幽房废宅,要么是在深不见底的岩穴幽谷——这些地方阴气常年盘踞不散,才能留住那点光。
寻常磷火总出现在平原旷野、沼泽湿地,也不是没缘由的:阳气寄存在阴气里,土地本属阴,水也是阴类,磷火往这些地方凑,算是依着自己的本类行事。
先兄晴湖曾跟沈丰功年丈夜里赶路,却见磷火飘在高高的树梢上,青荧荧的像支火把——这景象可是从来没听说过的。李贺有诗说:“多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想来他或许也曾见过这般奇异景象,才写下这样的句子。先兄那晚见到的,说不定就是树精木魅弄出来的动静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