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名单(2 / 2)
所以,再是不愿的人在这一刻都莫可奈何。
可是,刘据于此时没能忍住小声的询问刘挽道:“让他们去教人,万一教出来的都是跟他们一条心的人,当如何是好?”
刘挽小声回道:“上回教过你了,教材。人可以挑出,教的内容全国统一,谁要是敢夹带私货,自有人治他们,怕什么?”
得,但凡所有有可能发生的变故,刘挽早有预料。
对于一时间没有人出面这个事儿,刘挽咦的一声问:“怎么,诸位是觉得如此为国为民的益事,不值得你们为之?你们是怕自家的人一出来既表现得无用,亦或者你们食君之禄,无为君分忧之心。啊,不对,你们所食非为君禄,毕竟朝廷那点俸禄比起你们自家每日的进项那是少得可怜。既如此,不如先查查你们各家的家底,比如这些年大汉原本属于百姓的田地有多少进了你们的手里。还有隐户?”
此话落下,那已然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有些事,大家相互配合,大家都能相安无事。
有些人要是不乐意配合,好啊,查呗。
“既无心为国所用,必为国之蛀虫,这种情况下当如何?”刘挽意味深长的又提出一个问题,请所有人一道想想,该怎么样的处置才对。
好气啊!有像刘挽这样的人,利诱,威逼,下一刻直接是一言不合马上要动手的架式。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过不过分?
刘彻在此时突然唤道:“张汤,长公主有问,你不能答吗?”
不是,有你们父女这样的吗?配合得将人都拿捏死了!
“陛下,臣等只是在想,究竟哪一位更合适。”不成,眼看张汤都出来了,刘彻是在用行动向所有人昭示,要么他们听话,要么他们一个个都过一过张汤的手。
谁要落在张汤手里了?
但凡进了张汤手里的人,好像只有刘挽特别吩咐不能动刑的藏书楼和安容处闹事的人能全须全尾的出来。
由此可见,刘挽是真讲道义,她不像刘彻那样不管不顾,只要结果。
是以,与其落在刘彻的手里,还是落在刘挽手里吧。
况且,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刘挽说得很对的一点。育人才,他们要怎么教,怎么将人教得为他们所用,这一点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诸公心存大义,心怀天下,我代天下人谢之。”刘挽何许人也,一瞧有人配合,马上接二连三的好话出来了。
好的好的。你们只要配合,高帽子给你们,你们都是心怀天下,心存大义的那一位。
一众寒门庶士们立刻附和道:“谢诸公大义。”
此时此刻,完全算是被逼得不得不出面的世族们,颤着手啊,连一个不字都说不出来。
这一回,他们算是明白了,刘挽是要将他们压榨到底,既提醒他们不可妄动不错,同时也在不断给他们下套,更要让他们为刘挽所用。
刘挽这种时候都敢用他们吗?行!
她既然敢用,他们倘若不趁机找回场子,他们枉而为人。
是以,不管他们心里是有多不服气,明面上一个个都扯着笑脸,纵然笑得让一群人都渗得慌,他们也得笑。
刘挽不怕死的敢用,他们非要在私底下好好的和刘挽斗上一斗,好让刘挽知道,她有胆子与虎谋皮,必要有付出代价的准备。
刘据算是长见识了,刘挽和世族斗得如此的不可开交,竟然还是要用世族吗?
这个问题在宴后不用刘据问,刘彻将刘据唤上前,“有问题只管问。”
彼时的卫子夫和刘嘉都在刘彻的身后,刘挽是跟在刘彻的身侧的,被招手上去时,刘据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是,“既知世族居心叵测,为何还要用?”
显然刘彻料到刘据一定不明白刘挽在最后这一招的意义所在。
刘彻很是欣慰的同时也与刘据明说道:“这就是大汉所处的困境。明知世族所忠的并非大汉朝,他们不过是想借大汉的手得利。但大汉需要他们,更不可能将他们全都一网打尽,尤其无法不用他们。否则这大汉朝无人可用,国将大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