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2 / 2)

加入书签

若是对方不愿意,那也没办法,重新找人就是。

“需要我去打听打听这个邢宽吗?”

邢宽,就是年轻书生的姓名。

沈清然摇了摇头。“没必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是他愿意来桃源村教书,以后多的是机会观察他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若是他不愿意来,那就更没必要刻意去打听了。”

回了桃源村,沈清然让赵毅去找村长,说了给村中孩童们请夫子的事。

主要,还是想让村长出面,给愿意来村里教书的夫子提供一个住处。

听了赵毅的话,村长一拍大腿,激动不已。

“此话当真?真的会有夫子愿意来我们村子教书吗?这束修又该怎么收?”

赵毅把沈清然的安排都一五一十地说了,村长沉默良久,才感慨道:“赵二,你小子有福气,娶了一个好夫郎啊。”

赵毅嘿嘿傻笑,不用别人说他也知道沈清然有多好。

“沈小公子仁义,我们也不能让他太吃亏,村子里正好有几家空房子,都是过去几年去世的孤寡老人留下的,我记得有一间门窗都还很完好,稍微修整一下,就能住人了。”

赵毅并不怀疑村长的办事能力,加之他马上就要忙建新宅的事,把这事交给村长后,他就没有再多管了。

三天后,邢宽孤身一人来到桃源村。

沈清然带邢宽去见了村长,村长又格外殷勤地带邢宽去看了给他准备好的房子。

邢宽特别满意,当即表态,愿意搬来桃源村住。

村长闻言,脸上直接笑开了花。

太好了,村子里来了一位教书先生,以后,村子里的孩子们只要每个月交上一百文钱,就能读书识字了。

邢宽又问沈清然,桃源村的学堂建在何处?

“没有学堂。”沈清然一脸坦然。“邢先生教书的地点,就在我的香皂包装厂,那里桌椅板凳都是齐全的,上午,先生在那里教孩子们读书,下午,孩子们同样在那里干活挣钱。”

邢宽先是一愣,随后,又问了沈清然孩子们干活挣钱的事。

沈清然没有隐瞒,言简意赅地说了他雇佣村子里的孩童们帮他干活的事。

邢宽算是明白,为什么这么贫穷的村子,还有孩子的爹娘愿意每月交一百文钱的束修,让孩子们读书识字了,感情这些钱都是孩子们自己挣的。

不过,最让邢宽意外的,还是沈清然这个人。

给孩子们干活挣钱的机会,还给孩子们找教书先生,让孩子们可以读书识字,他的所作所为,好像都没有半点私心,只是单纯地希望这些孩子们以后越来越好。

邢宽很佩服沈清然的善良和仁义,也愈发肯定,自己搬来桃源村住的决定没有错。

这个村子虽然穷苦,但是民风淳朴,在这里生活说不定还真能体会到书上归隐田园的闲适。

“老村长,沈郎君,今日我就先告辞了,待我回县城,处理好搬家事宜,就带着老母和妻儿搬来桃源村。”

村长对邢宽的印象不错,儒雅谦虚,风度翩翩,没有读书人的傲气,说话和和气气,很好相处,听对方这么说,马上自告奋勇道:“不知先生何时搬家?订下时日后,不妨派人来我们桃源村知会一声,我们桃源村别的没有,有一膀子力气的青壮不少,闲着无事,让他们去帮先生搬家?”

邢宽身材单薄,一看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搬家这种体力活,还是得他们这些习惯了下地干活的糙汉子来做更合适。

村长本是一番好意,邢宽却不好意思给别人添麻烦,只推说杂务繁多,一时半会儿决定不了搬家的时间,就把这事搪塞过去了。

送走邢宽后,沈清然和村长道别,单独去见了给他干活的孩子们,说了不久后会有先生来桃源村住,他们愿意去先生那里读书识字的,每个月交一百文钱束修就行。

见沈清然表情严肃,孩子们隐隐察觉,沈小叔是支持他们去先生那里读书识字的,甚至,说不定这位先生就是沈小叔给请来的。

只是,每个月一百文钱的束修啊,真的好贵!

大多数孩子每个月也就能挣两三百文,让他们拿出一百文来交束修,他们怎么可能不肉疼?

“沈小叔,如果不去先生那里读书识字,以后是不是就不能来你这里干活挣钱了?”

“当然不是,干活挣钱和你们读书识字不冲突,暂定的安排是,以后,上午先生来这里教书,下午,你们再来这里干活挣钱,两不耽误。”

“那我不要读书识字了……”

有一个小孩子小声念叨着,不少孩子也跟着小声附和起来。

不过,令沈清然倍感欣慰的是,同样还有不少孩子保持了沉默。

沈清然没有多劝,只是再三强调。

“事关重大,希望你们都能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