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玉碎犹洁(2)(1 / 2)

加入书签

玉碎犹洁(2)

一切好似回到了多年前的雨夜。

浓云遮天, 偌大空寂的院中,只有他所提灯笼散发出的惨淡微光。

他不知站了多久,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去推那扇门。雨雾沾在手腕上, 凉得让人惊心。

锁已锈, 钥匙在锁孔中转了一圈, 艰难地开了锁。门轴坏了, 用力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 这一声锐鸣在寂静深夜中分外刺耳。

久无人居, 谁也没来修过, 竟让这间屋子多了些潮湿气息。

阿微最喜明亮澄净的日光。

只要是绿意浓盛的日子, 她便会将门窗悉数敞开,任由和煦舒适的风吹着窗前竹架上晾着的衣物。

她喜欢府中那只白色幼犬, 还亲自做针线活, 用自己省出的布料给幼犬做了鞋子。幼犬不喜欢穿, 后来便都搁置在桌案上。

如今也落了灰。

屋中陈设没变,一切还是阿微在时的模样。榻边矮几之上还有半盏她没喝完的茶。

她口味淡, 不喜浓茶,也厌恶各种苦涩滋味,因此茶汤总是清凌见底的。此时杯中余水却早已混沌。

他照旧坐在窗前, 翻着她没读完的戏折子。

大抵是怕忘了读至何处, 她还用薄薄的竹片夹在其中一页作记号。她总是喜欢这样有趣的故事与戏文, 读得高兴了, 会拉着他一同看。

虚挂着锁的木箱中放着许多东西,其中还有他赠与她的那张弓, 被她完好地留着, 不曾磕碰半分。

江砚行就独自一人翻看着,直到发现了一只布袋。

袋中是一支笛子, 才做了一半。

镶口处的玉石裂了一条突兀的缝,像是不小心摔的。即便如此,仍然可见其用心。江砚行没见过此物,却又恍惚想起不久之前,她总是独自一人忙着什么,对谁都避而不见。

袋中的纸条上写——还缺玉石一块,流苏一只……公子喜欢青色。

字迹潦草,可知是她匆匆写就。

是贺礼。

她准备了许久,没能送出的生辰贺礼。

在京城得知一切的那夜,她闯出宫禁,发丝凌乱,拦住他的车马,久久不能语。

最后,她只是红着眼尾问他:“你要走?你不带我回去了吗……你骗我?”

他骗了她,因为江砚行熟知她的性子,即便一生这般颠沛流离落得逍遥自在,也绝不愿意去到皇宫之中。所以他只能骗她,他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无论如何也想不出。

他想,还是恨他吧。

多恨都可以,总好过独身在这不安稳的世道。

他从未想过,这条路才是要独自面对,是真正垫着满地鲜血的。那些坎坷与艰辛,一点一点蚕食着过去的欢悦,磨出了如今的宜华。

江砚行握紧了被修补好的竹笛,无论郁微说什么,也不肯回过头来。直到背后一暖,是郁微给了他一个很轻的拥抱,泪液才真正从眼眶滑落。

郁微飞速地在他眼底摸了一下,感受到了满手的水泽,问:“你这是……哭了?”

江砚行不看她,否认:“没有。”

她将手指伸给他看,又问:“那这是什么,奇怪,今夜没有落雨啊江大人。”

“阿微。”

江砚行只是唤她名字,郁微等了半晌也没等到下一句。

直到他重复了几回,才以双手捧着她的面颊,低头:“阿微,我很喜欢。”

“一支竹笛抵了两回的生辰贺礼,你也太好说话了。旁人都是要金银珠玉……”

江砚行道:“这样算,确实亏了。”

只是打趣之言,没想到他还真顺着往下说。郁微正要反驳,却被他再度抱了个满怀,温热的呼吸洒在颈侧。

他说:“但是,你的心比珠玉贵。”

*

天子出行,安危尤为重要。

真到了空山祈福那日,从清早天还没亮,街头巷尾的摊贩便被清空了。五城兵马司为了能护仪仗安危,几乎每隔数步便布有一人护卫车驾仪仗。群臣随行,甚是热闹。

除了冬至、上元日,即便是京城百姓也不能得见天颜。

更何况先帝龙驭宾天半年有余,谁也不知如今新帝究竟是何种模样。有孩童早早地将窗子开了一条缝,往外窥探,试图等天子仪仗到时能看上一眼。

何兴随侍銮驾之侧,在郁濯想往外偷看时及时阻拦,低语提醒他应当注意仪度。

本是高兴的日子,若是旁人这么说,郁濯只怕要动怒。可郁濯向来听何兴的劝告,便按捺住好奇的心思,乖顺地在銮驾上坐好了。

过了好一会儿,快要行出城门时,何兴才低语着问身后的锦衣卫:“都这个时辰了,宜华长公主的车驾呢?”

这名锦衣卫语滞,忙小跑着去问杨荣。

杨荣加快步子走上前去,对何兴说:“长公主此时已在空山寺,静候天子銮仪,等待接驾。”

谁知何兴听完这话,脸色都青了:“天子未至,她身为公主竟毫无规矩体统地先行一步,这是什么规矩?还有你们,是不想在镇抚司干了吗?这种事竟私下商议,不禀明陛下?”

杨荣素来不畏惧何兴,也不给他什么台阶下。

他目视前方坦然道:“鸿胪寺殿前奏事,是说了此事的,何公公当时在处理旁的事宜,只怕不知。”

“陛下也不知!”

“陛下昨个听了一半便睡着了,谁唤都不醒。陛下不听,事情却得照常安排。这些事都在内阁留有文卷,何公公回去便可调出查阅。都是听命于上,各有各的差事,公公倒也不必当街与在下死乞白赖地争执,事情又不是在下安排的。”

杨荣这个指挥使早就干得厌烦至极,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害得挨骂,当真的委屈。

他一把将身旁的锦衣卫拽至身后,道:“也不必为难他们,都有妻儿,领个差奉不容易。”

早就知道杨荣与郁微走得近,何兴从未放在心上。没承想,如今的杨荣竟也不将他放在眼中,行事说话硬气得很。

不过是看在当今皇帝尚未亲政,手无实权,他这个司礼监掌印也没什么真用处罢了。

何兴隐于袖间的手握紧了拳,但却并未将这份气乱撒出去。

毕竟连郁濯都备受轻视,他这个做奴才的暂且吃些亏也不算什么。

他低声一笑:“自然不会。”

隐于暗处的弓手与寻常百姓一般,扒着窗子往外看。

沿街铺子都关了门,极长的车驾让人看不出究竟何处的目标。但是杨荣身着曳撒,又身量强壮高大,在人堆里一眼便能认出。

可杨荣的警惕性又极高,虽一直向前走,但视线却不停地打量着四周。在他即将看过来时,弓手只得向后仰,躲在木窗之后。

奇怪的是,杨荣对着这扇空无一人的窗子看了许久。直到弓手以为会被发现时,杨荣又收了视线,只是身子往后挪了些,正好被车马遮挡。而在他身前的,正是何兴。

弓手看了许久,终于道:“撤,她不在。”

“不在?不可能啊。”

弓手却重复:“撤!杨荣已经发现我们了,再不走,还要等着锦衣卫搜上来?”

空山寺t中,郁微虽闭眼拜佛,却时刻注意着身后的动静。

徐执盈走过来,敬香,问:“殿下怎就能确定,他们不知您不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