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淮东水灾(2 / 2)
商人自古以来都是促进大宣繁荣的一部分,若是没了这些小商人,那就有粮物价被大商人定夺的隐患。
“而且商人重利,也重名声,朝廷只要放出声去,自然会有不会商人会捐献银子的。”
至于朝臣?
那个朝臣的家中,或者外戚手里是没点产业的?
没有的人,少之又少。
大宣的钱财都是由上位者掌控的,齐璟深刻的了解这个道理,权衡利弊,他是更加倾向于赵丞相的提议。
但齐璟还是没有接话。
老李大人小心的观察齐璟的脸色,忽然看向柳尚东,问道:“柳大人怎么看?”
大宣的赋税,百姓的最轻,其次是纯粹的商人,最重的和朝臣有血缘关系的商人。
大宣已经多年没改动过赋税了,他个人是觉得这个很好的机会。
赋税越多,国库越富,大宣就会更好,他这都是为了大宣朝着想。
柳尚东被问得一顿,他能怎么看,他们柳家手里可是有不少产业的,除非他疯了,不然怎么可能会同意加重商税?
于是他附和道:“陛下,臣认为赵丞相说的有理。”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说道:“臣也认为赵丞相的方法好!”
“既然众爱卿都认为赵丞相的提议好,那便以这个法子去办吧。”
“赵丞相,这事就由你负责了。”齐璟发话道。
“是,臣遵命!”赵丞相领命道。
少数服从多数,老李大人只能默默叹息,暗淡的和其他大臣退下,离宫回府。
回到府上后,老李大人还在思考李家要捐献多少银子时,老妻国公夫人就气冲冲的走了过来。
“老爷,李古这一脉怕是要反了!”
“怎么回事,好好说清楚!”老李大人皱眉道。
“往年李古都是这个时间送银子过来的,我今日一去查账,发现银子还没有送过来,就让管家去问了,你知道李古是怎么说的吗?”
“他说,他们今年商路空亏,赔了不少的银子,今年的银子就不送过来了!”
“不给银子,这不是想让我们喝西北风去吗?!”
国公夫人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
老李大人听明白,老脸一黑,生气道:“他当真这么说?!”
这些商路虽然不是他的产业,但有没有亏空他能不知道吗?
商路的生意,他每年都盯着的!
“你这话什么意思,我还能编来骗你不成?!”国公夫人不悦的说道。
“好了,我待会儿亲自过去问问。”老李大人拍板道。
十万两白银呢,虽然少了这笔银子,国公府不会被饿死,但绝对要缩衣减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好日子,别说是国公夫人受不了,他也受不了啊!
念此,老李大人没有停留就往李古府上走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