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 进宫诊治(六十七)(1 / 2)

加入书签

李忠心里顿时踏实起来了,他立刻下令:“你们还不快按侯爷说的做。”

安国公扶了扶额,脸上带了几分惆怅,“我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圣上了,谁知再见,他已然昏迷不醒,只是我的身子也撑不了多久了,把门打开,我要先进去见他一面。”

李忠此时心中的巨石已经放下,不想再和安国公来回争执,就挥手,让侍卫放他通行。

安国公身后的侍卫正要跟着进去,门前把守的侍卫眼疾手快地拦下了。

李忠狐疑地看了一眼这么多侍卫,有些诧异地说:“侯爷进去,也只是想要瞧圣上一眼,不必带这么多人吧。”

安国公神色有些倦怠,自嘲道:“我真是一把老骨头了,这里又不是我的边疆,这群侍卫也跟着我学坏了规矩,实在是我的过错。可是,我如今年年老体衰,心中郁结,担心见到圣上,一时激动,喘不上来气,如今带一个侍卫,守着我喂药,总是说得过去的吧。”

李忠闻言,见他说个话,上气不喘下气的,心中暗自嘲讽。

可明面上,他还是通情达理地点点头,情真意切地对安国公说:“侯爷可千万要当心身子啊,不要太过悲伤,伤了自己的身子。眼下还需要侯爷主持大局,可千万要留意啊。”

安国公木木地点了头,处理完刚刚一番事情。显然,他已经明显失了精神气,形容枯槁,很是憔悴。

他和他的侍卫一齐进了皇帝的寝宫里,经过李忠时,侍卫低低地垂着头,阴影遮掩着他的脸,看不清神色。

李忠不知怎的,心中总有几分古怪,他突然出声,叫停了二人。

“等等,这个侍卫,怎么这么矮,侯爷怎么会选这样一个人去服侍呢,这也太不方便了。”

安国公淡淡地说:“他是老夫府上管家的儿子,管家一生幸苦操劳,我也有心为他的独子寻个好去处,人情罢了,不知将军有什么觉得奇怪的,是在怀疑老夫的眼光吗?”

李忠讪笑道:“是李某见识短浅,还望侯爷赎罪。”

安国公看也没看他一眼,径直往前走,侍卫也继续跟着往前走。

电石花火之间,李忠突然神色一冷,伸手打翻了这个侍卫的头盔。

只见,头盔之下,正是一个陌生的瘦弱小兵,他神色惶恐,怯怯地看着李忠,像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安国公回头见此,冷声呵斥道:“将军这是干什么,他是我的亲随,又没有做错什么,你怎敢任意欺辱他?打狗也是要看主人的,将军可是对我心中有些不满,拿我的随从取笑侮辱?”

李忠报手抱歉,窘迫地说:“实在是微臣疏忽,抬手不经意碰翻了这位小兄弟的头盔,真是抱歉,还望侯爷原谅。”

安国公不屑搭理他,只一甩衣袖,大步往前走。侍卫也带上帽子,紧紧跟在安国公身后。

李忠瞧着二人的背影,心中暗笑自己疑神疑鬼,马上就要木已成舟,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安国公虽然桀骜,不肯待见自己,可是也没有什么大碍。

毕竟,程执顾疏一死,皇上再悄无声息地在梦中仙逝,整个隥朝,就是他的了。

安国公带着亲侍进了皇帝的寝宫,房外寒冬腊月,天气酷寒,房内炽热如火炉。

寝宫果然如李忠所说的那样,窗户扇门,各自用厚厚的锦绸棉被挂着,抵挡风寒。最外侧为了抵挡寒风雪水,特地用了上好的皮革做被。

正是因为如此周密的布置,掀开重重厚重的门被帘子,进入真正的寝宫,一大股热浪迎面袭来,灼得人脸红。

安国公见此场景,心中有些疑窦,他问服侍的宫女:“皇上究竟是得了什么病,竟然半点风寒都不得沾染,这屋里又闷又热,老夫都快喘不上来气,更不用说圣上了,这样当真是为了治病吗?”

宫女低眉顺眼,老老实实地说:“回禀侯爷,这的确是太医千叮咛万嘱咐的,将军也是按照太医的要求做,其他的奴婢并不清楚。”

安国公皱着眉思索道:“你去将太医传召过来,我要仔仔细细地盘问,事关圣上龙体安康,万不可有半点闪失。”

“是。”

宫女行礼后,出了寝宫,在李忠身边密语了几句。

李忠无所谓道:“按他说的做,这老头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安国公在寝宫中热得难受,他摸了摸水壶,热得烫手,斥责宫女:“这水这么热,也敢端上来,规矩都学了些什么。”

宫女诚惶诚恐地跪下求饶道:“侯爷赎罪,此事是奴婢的疏忽,奴婢这就为侯爷备上一壶温茶。”

安国公拜拜手,不耐烦的让她下x去,他又对剩下的几位宫女说道:“你们在圣上跟前服侍这么久,怎么笨手笨脚,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眼看即将午时,还不快给皇上熬药去,顺便采一支红梅,皇上最爱这颜色,放在房中,他若醒来,心情也是更舒服。”

寝宫内宫人走后,安国公采放心地舒了一口气,凝重地对身后的侍卫说:“你先赶紧为圣上诊治,宫女虽然已经都被支走,可难保其中有人是李忠安插的眼线,若是他反应过来不对劲,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个小兵神色严肃,没有了刚刚半点怯懦惊恐,她沉声道:“侯爷请放心,程执必定不辜负侯爷信任。”

原来,侯爷身后的这个侍卫,并非是什么管家的儿子,而是易了容的程执。

事情还需要从前一日说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