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章 皇帝遗旨(六十八)(2 / 2)

加入书签

他处理好宫女,进了寝宫,见圣上已经苏醒,更是喜出望外。

边公公飞快地跑到跟前,开心道:“皇上,皇上,您终于醒了,自从您昏迷,奴才就被李忠那个杀千刀的一直看着,幸好奴才机灵,找了法子逃出来了,您终于醒了,侯爷也在这里,只是那位,怎么有些眼生。”

程执行礼,“见过边公公。”

“尚平郡主?你怎么……”

“边全儿。”皇上闭着眼,微弱地喊了一声。

“奴才在。”边公公立马跪坐在圣上身前,恭敬地候着皇帝。

皇上已日薄西山,但他依然不甘心地用尽最后的力气嘱托道:“朕死后,与先皇后合葬。”

“可是……”边公公有些为难。

旁边的安国公听闻皇上的吩咐,也是不理解,“皇后娘娘因为谋逆,尸身并未入皇陵,圣上莫非不是意识不清了,这怎么能……”

皇上冷下脸,呵斥道:“朕还没有死,你们就敢开始抗旨,眼里还有没有朕,朕身为天子,连自己的坟茔在哪里都没有办法裁决吗?”

他不怒自威,说完这句话,就一直连续不断地咳嗽,像是要将腹中肝胆全部咳出来一样。

边公公悲痛地说:“皇上切莫动气,伤了自己的身子,奴才依您就是了。”

安国公心中一慌,急忙安抚道:“是啊,圣上莫要生气,老臣照做就是,一定谨遵圣上吩咐。”

皇上好像听到了他的保证,心情舒缓下来,渐渐停止了咳嗽。

旁边的程执见他面色如灰,轻叹一声。

见他无恙,安国公心中松了一口气。

可突然间,皇上又猛地往外吐了一口鲜血。

“萱儿……”

皇上轻声呢喃着,慢慢闭上了双眼,手腕无力地摔在**。

“皇上?皇上!”安国公悲痛地喊道。

“皇上驾崩了!”

伴随着太监总管的这一声,寝宫外的大臣全部呆愣在原地,接着,嚎啕大哭,哭得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守着大殿前的李忠突然听闻边公公的报丧,心中的念头瞬间百转千回,猛然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着急地喊道:“快随我进寝宫!”

刚吼出这一声,迎面就见到了边公公,他身后是安国公,和那个身材矮小的侍卫。

此时那侍卫手中正捧着一份圣旨。

“你到底是谁?”李忠警惕地问道。

程执笑了笑,一伸手撕开了脸上的人皮面具。

“程执!?你怎么会在这里!快将她拿下。”李忠按捺住内心的惶恐,呵斥道。

“圣上有旨,众臣听旨。”边公公呵斥道。

程执并没有理会他,捧着圣旨递给边公公。

“皇上!”

“皇上!”

文武百官皆齐齐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在一片哭嚎声中,李忠愣愣地站在台上,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程执可是前朝妖妃的女儿,来人,快将她拿下去。”

边公公冷冷嗤笑一声,“大胆,见到圣旨不跪,李忠你是想要造反吗?”

李忠忍着屈辱,低着头,诺诺地说了一句:“微臣不敢。”

边公公收回目光,心中暗暗提防着他,展开圣旨,端严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身体抱恙,不久将离尘世。国不可一日无主,储贰之重,式固宗桃,一有元良,以贞万国。九皇子顾疏,德才兼备,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万民之表率也。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授以大宝,布告中外,咸使闻之。所司具礼,以时册命。另,前朝妖妃一案,与萧季青谋逆一案,尚存疑点,皆立案重查,还清白于天下,钦此。”

果然是顾疏。

程执静静地听完圣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这个皇上,可一点都不糊涂,恐怕比任何人都要精明。

皇上写好圣旨的时候,在场有德高望重的安国公,有忠心耿耿的边公公,但是皇上却将圣旨交给了她。

与那二人相比,程执什么也不及。

论血脉,自己只是前朝皇室的公主,皇上和前朝皇室的血脉并没有那么相近。

论忠诚,若不是有所求,程执根本不会在圣上面前下跪,皇帝心中应该清楚,能让她忠诚的,只有顾疏一人。

但是正因为皇帝明白这个道理,他才会将圣旨交付于程执。

所以,即使程执并未打开圣旨,可圣旨在她手中握着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继位的人是谁了。

皇上选择了顾疏。

纵然顾疏身有残疾,纵然皇上一直将他作为自己的耻辱,可是他只能选择顾疏。

他已经没得选了。

他子嗣众多,可是已经成年的子嗣,要么身患疫病,要么谋逆牵连,其余的,都已经被李忠设计的各种意外绞杀,只剩下了一个顾疏。

顾疏不良于行,身体残疾,母亲又是罪奴出身,根本没有办法登上皇位。

这也是长久以来,李忠选择最后对他动手的原因。

若时局安定,他手握权势,是断断不会选择顾疏,可是现在大权旁落,如果不选择顾疏,那么他剩下未成年的子嗣,如果登上了皇位,也只会成为李忠手中的傀儡。

而这正中李忠下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