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皇帝遗旨(六十八)(1 / 2)
程执边说,边掏出一颗药丸,塞进皇上嘴里,轻抬下巴,让他服下去。
安国公悲戚地说:“这可如何是好,眼下李忠手握重权,奸佞当道,还尚无储君人选,国一日无主,这可怎么办呢?”
正当他忧愁之时,**的皇帝幽幽转醒,他慢慢张开眼睛,虚弱地说:“你们二人刚刚说的话,朕都已经听见了。”
安国公老泪纵横,当即跪下,拜道:“皇上必定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定不会任何事情。程执,你那药丸是什么,不是有用吗,再给圣上喂些,这样就人就好了,圣上可是真龙天子,绝不会有半点事情。”
程执无奈道:“并非我不愿献给圣上,只是这是固气丸,只能临时汇聚圣上的龙气,让他暂时清醒过来,圣上这病,根本无法根治,还请侯爷恕臣女无能。”
皇上看着床边伫立的程执,慢吞吞地说:“尚平郡主,你去把笔墨拿过来。”
安国公依旧不忍道:“圣上……”
“去拿吧。”
皇上像是没了力气一样,声音轻得像是要飘起来,像空中游**的蛛丝一般。
程执也知道,现在已经不再是来回推脱的时候,她转身立刻从书桌上将物件拿过来。
皇上强撑着身子坐起来,他浑身上下像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一样,甚至快要踉跄摔倒一下。
程执眼疾手快地扶着他,又喂了一颗药丸,皇帝喘了喘气,恢复了点精神。
他挥洒笔墨,在上好的蚕丝绫锦上写着圣旨。
在他即将写好的时候,程执突然跪下。
“臣女自知冒犯,但还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求圣上成全。”
一房之外,侍卫匆匆从宫外回来,只是他们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抓到。
“怎么回事儿?不是让你们去捉人吗?人呢,给我捉到哪里去了!”李忠背着手,怒气冲冲地说。
侍卫为难地说:“将军,不是我们不想去捉那逆贼,只是顾疏不见了踪影,就连程府在重重包围中,全府上下竟然也都没了人影,我们现在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特地请示将军。”
李忠心下诧异,自己并未走露风声,程执和顾疏又怎么会提前知道自己要将于今日动手呢?
更何况,安国公是他们请来的救兵,可为什么救兵来了,两人又都跑了,实在是情理不通。
虽然没有想明白,但是李忠还是迅速地下达命令:“传令下去,立刻封锁京城,严查过往来路的行人,绝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若是见到顾疏程执两个逆贼,立即捉拿,倘若违抗命令,就地格杀!”
台下的百官面面相觑,欲言又止,终究是没有说出声。
李忠见他们犹豫的神色,自是心中不利索。
他冷冷警告道:“如今圣上重病在身,朝中大事皆由安国公处置,我也只是奉命行事,众位同僚若是心中不满,不妨直言。不过这紧要关头,有人若是想要包庇逆贼,违抗朝廷,那就别怪我李忠不客气了。”
百官心中纵有不满,但是还是收敛起来,不敢随便造次。
不过,心眼明白的人,都应该能看出李忠究竟唱的是哪一折子的戏,暗暗腹诽他狐假虎威,借刀杀人。
李忠站在台上,周边也都是他的人。
可不知为何,明明事情都按照他预定的方向发展,可他心中依然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郁躁之气。
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差错呢?
李忠紧紧握着腰间的刀鞘,手心沁出满满的汗,苦思冥想。
另一边,寝宫内。
程执请求的话刚说出口,还没有详细说清楚,皇上就好像知道她的心思了一般。
皇帝撑着床,用洞悉一切的眼光,悠然地看着她,慢慢说:“按照辈分,郡主也应该称我一声表叔。”
程执心中一惊,抬眼惊讶地看着面色苍白的皇帝,心中慌乱了一瞬,不知他这样说究竟用意何为。
于是她开口狡辩,“臣女出身草芥宫女,断没有攀龙附凤的福分,圣上抬举臣女了。”
“别装了,朕早就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了。”
他边说,边从床帏后的暗格取出玉玺,用力在圣旨上盖了个章。
皇上如今老态龙钟,目光柔和,再无从前的霸气和威压。
或许是因为病重,他的声音有些虚弱,听起来像是家中和蔼可亲的长辈。
“圣上……”程执迟钝地叫着,不知作何表现,竟是没有想到,皇帝他竟然知道程执的真实身份。
旁边的安国公缄默无声,他虽是长辈,但是这件事情,他了解的自然没有皇上多,于是并不多言。
此时,一个宫女在宫苑中熬好了药,正欲开门送药,听见了寝宫房中的动静。
她眼神一转,停在门口,仔细地听着房中的交谈声。
皇上倚靠在床沿上,淡淡地回忆道:“朕登基之时,那场叛乱还尚未平息,有些原委还是深知一二的,只是身为帝王,有众多无奈之事。当时权弱,朕明知李忠是罪魁祸首,但是碍于权势,不得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在凌州围猎之时,朕借降伏藏马之功,封你为郡主,也算是尽一些心意。”
程执心中不知作何滋味,原来皇帝早就知道了她的身份。
怪不得当初围猎的时候,皇上赐封她为郡主。
按照寻常惯例,就算是奖赏女子,也大多是奖赏其母家或夫家,很少有直接奖赏宫女本人的。
原来,早在这一切,就有所端倪了。
“这圣旨你拿去,朕已经在其中下令,重新彻查当年的事情,你不必担心。真是可笑,只有在临死的时候,朕才能够这样随心所欲一次,不用受朝堂上各方势力的掣肘,不用成为权力的人偶,不用担心天下百姓的危难。朕已经累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皇上说完,像是已经没了力气,他怔怔闭上双眼,像是累极了一样。
程执端正地跪下,目光清亮,郑重地从皇上的手中接过圣旨,像是接过了隥朝的整座江山一样,带着责任与使命。
眼前的帝王,像是一只年老的雄狮,尽管虚弱,但是依然有着帝王的谋略。
程执看着他,才发现自己一直小瞧了这位帝王,他从来没有表面上看的那般简单。
寝宫外的宫女听见这动静,自知皇帝已经苏醒,情况不妙,于是正准备向李忠禀报。
不过,刚回头,就见边公公接过她的托盘,一个手刀砍晕了她。
边公公看着宫女,冷哼一声。
“吃里扒外的东西,竟还学会了偷听,杂家平日里白待你这么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