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珍珠簪子(1 / 2)
宋博文再问:“若是真有舞弊的考生,殿下可想好,要如何处罚那些舞弊的考生?”
“所有参与舞弊之人,一律革职查办,轰出考场,永不复用!”
“殿下英明!”
……
钟如意和宋博文又商议了一会儿春闱的事宜。
等钟如意从宋府离开,不过正午。
她刚解决一件大事,心情十分愉悦。
确定了春闱的主考人选,接下来,就剩最后两件事了,等这两件事处理完,她就能出宫了。
钟如意嘴角挂着明媚的笑容。
站在她旁边的宋淮见状,虽不知长公主跟宋大学士商议了什么事,但也为长公主高兴。
前日,他送长公主回宫后,长公主特意让御医为他研制了一瓶伤药,还责令他好好修养。
药他收下了,却没有留在家里休息。
他既担了这禁军统领之职,答应了顾将军和顾渊要好好照顾长公主,便不会松懈。
若是长公主一直待在宫里,他或许能休养一阵,毕竟宫里守卫森严,细作和刺客轻易进不了宫。
可长公主出了宫,宫外没有宫里那么多侍卫,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他万死难辞其咎。
所以,他宁愿一直忍着痛,就怕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害长公主陷入险境。
众人从宋府离开后,宋淮看着笑意盈盈的钟如意,询问道:“殿下,咱们接下来要不要回宫?”
钟如意摇摇头。
既然都出来了,索性把另一件要紧事也办了。
先前,她让大理寺卿许毅去查户部尚书微生砚是否贪墨,许毅什么都没查出来,后来她又让许毅再查了一边,还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既然查了好几次,都查不出问题,就说明或许微生砚真的没有问题,是她多心了。
既然证明了微生砚没有问题,那么那件事,她也该交给微生砚了。
近日,大理寺卿许毅查抄了许多官员的府邸,搜刮了百万两银子,和无数田产铺子。
那些罪臣的财产,如今正堆在国库里,也是时候要开始处理了。
如今大魏国库是充盈了,可粮仓还是空的。
前两年,因为天灾,百姓们颗粒无收,旧年存的粮食也都吃光了,边境的将士还在饿着肚子,若不尽快解决潦草问题,接下来,还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所以,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屯粮,以免闹出灾荒。
魏国粮产有限,就算粮商们手里有粮,也只过能应一时之急。
想要屯粮,光靠魏国粮商是靠不住的,还需从他国购粮。
此次购粮,她打算把如今国库里的所有钱财都砸进去,屯够整个大魏一年所需的粮食。
此次购粮,不能惊动他国上层官员,必须要选一个绝对可靠,且有能力的人,才能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这次购粮是否能成功,直接关系到大魏未来十年的发展。
若这次买到了大魏百姓未来一年的口粮,那她就能腾出时间,改革土地政策,带领大魏的百姓种出果腹的粮食。
若是买不到粮食,周边诸国再次趁虚而入,那么大魏接下来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恢复元气。
所以,此次购粮,事关重大!
钟如意对于户部尚书微生砚这个人了解不多,但她愿意赌一把,赌微生砚是个忠臣。
宋府跟微生府相隔不远,钟如意出宫前,早就准备好了微生府的拜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