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沙琪玛(2 / 2)
磨好的粉末放在碗中后,陈墨开始起锅烧油。
把这些面片叠放在一起后,陈墨拿着菜刀开始切。
就像是切面条,只不过这面条有点短,而且还有点窄,大概是面片厚度的两倍,也就是四五毫米左右。
所以要小心注意这个宽度,那是过油炸的时候,这面片的体积会膨胀四倍左右,切太大的话膨胀不彻底,吃起来口感不太好
然后将黄色的面片都切成细长条,切完了之后,油锅的温度也上升到了五成左右。
切好后,他在上面撒了一些淀粉,然后把这些短面条抖开,防止粘连。
油炸是做沙琪玛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油炸,才能获得蓬松的口感。
不过跟别的食物不同的是,做沙琪玛的时候,油炸这一步很容易翻车。
炸的时候只要细面片膨胀,颜色稍稍变黄就必须捞出来,不能耽搁,一耽搁细面片就会变硬,口感逐渐从酥软变为酥脆。
五成热的油锅看似不太热,但其实也去到了一百四十度左右。
不过炸的时候油温不能太低,因为过低的油温没法让面条迅速膨胀,反而会让锅里的油浸入进去。
但是油温太高的话,来不及捞出来口感就会变硬,所以五六成油温是最好的。
随后陈墨就将切好的面片抖了一下才丢进去。
当细面片下锅之后,就会迅速膨胀,不抖开的话很容易导致面条膨胀不彻底。
而且还会自动浮上来了,所以陈墨抬起手,拿着一个大漏勺将这些面片压了下去。
压下去还不够,还需要给这些面片翻面,让两面受热均匀。
陈墨等颜色差不多便立刻捞了起来,放到一旁的盆里面冷却。
沙琪玛的制作,油温以及油炸的时间很需要把控好,这是为了避免让这些面片变成了脆饼。
沙琪玛第一个考究在于材料的配比。
第二个考究则是糖了。
因为沙琪玛基本就是用糖来调味以及固定形态。
首先就是熬糖浆。
陈墨拿出的两个罐子,里面其实就是糖。
不过一罐是白砂糖,另外一罐则是葡萄糖。
白砂糖甜味相当充足,但是如果糖浆里面都是白砂糖,那么那甜味就会变得有些腻味,所以陈墨选择加入葡萄糖。
这样甜度不会太高,而且葡萄糖还可以增加沙琪玛的粘性。
其实传统的做法都是用麦芽糖,因为麦芽糖的粘度是极大的,但是甜度只有白砂糖的三分之一,然而用麦芽糖的话,口感就会较硬,虽然有拉丝效果,但是做不到融化的感觉。
那样的沙琪玛好吃是好吃,但是对于牙口不好的人不太友好,所以最终陈墨还是选择了葡萄糖。
陈墨煮水,将以九比一的比例分别将葡萄糖和白砂糖倒入锅中开始熬糖,其中还加入了一些增加风味的配料。
这样熬出来糖浆,黏度适宜,甜度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配上炸得酥软的细面片,就能做成让无数吃货念念不忘的沙琪玛了。
熬糖的温度必须控制在一百一十五度上下,浮动不能太大,如果太大的话,那么糖就会产生一种苦涩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