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4:不归镇(2 / 2)

加入书签

城楼上,承元目送明初带着自已的马队飞驰出城,向着晋国的方向奔去。

“明初,下一次再见不知什么时候了。”他怅望渐行渐远的她,很快便只见一队黑压压的队伍,再也分不出她是哪一个,他失落极了,扶在垛上手不禁然抓紧:你不会原谅我的所做,我其实也不会。但我必须每天催眠自己,说服自己是站在真理这一边的,让自己一天天坚持下来。我一边负着罪,一边做着恶,我不得不相信,只要天下大统,今后一切都是康庄大道了。

明初,我从不会轻下诺言,但我只要不死,就一定要把大盛朝廷引回正道,让沈将军的死大白于天下,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你。

……

“明大人!”斥侯快马来报。

回往晋国经过一座边境土城,这里有一个很清凉的名字叫做雪镇,因为土城的结构问题,大雪后,这座小城被全部覆盖在雪下,远远看去一片延绵起伏,像是整座城消失了一般。

明初很不喜欢雪这个字,因为她再美再洁,都会很快消失,经不得阳光。

“说。”

斥侯神色匆匆,“属下进入雪城,发现里面的人全部惨死,还发现数十具朝廷士兵的尸体。”

听完他的消息,明初脸色泛白,握缰的手猛然一颤:“是朝廷军屠城。城内大概死了多少人?”

“雪镇本有五千居民,属下初步估算了一下,大约……”连见惯生死的斥侯都不忍心说下去,“大约是,全部死了。”

明初领着军队快马奔进雪镇,还没进城,就已闻见空气中的血腥味,土城门上,城墙,都可见触目惊心的血色,城门前堆积着城民们破碎不堪的尸体,他们多是青壮,从他们的尸体倒的位置上,可以看出他们也曾与对方进行过激烈的抵抗。再往里进,更多的是老人女人和孩子,土城就那么大,居然摆满了长街,一路鲜血染红明初的长靴。

所有人都沉默了。

气氛如冰,直到泪满眼眶的她忍无可忍,一声怒吼撕破了沉寂:“给我追!”

“明大人三思!”两名属下跪在她面前求道:“我们还不知对方是谁,不能冒然追去,先离开雪镇再说吧。”

朝廷军连自已士兵的尸体都没有收,可见是急着赶路,对城民下手更是出于报复性的屠杀,谁会急着赶路,又对晋国边境上的城民如此痛恨呢?

连战!连喜的弟弟。

因为连喜死在晋国,所以这次他疯狂屠杀城民!

“三思有什么用!”明初红着眼睛吼道:“再迟,只会给时间让他们再杀无辜,不管付出什么代价,给我阻止这帮杂种!”

众人不再相劝,他们当中大多是晋国人,眼见朝廷军大肆屠杀,他们心里也焦急万分。

果不其然,接下来明初所到的地方,一路血海尸山!朝廷军避开城池,铁蹄踏过一座座村落,小镇,所到之处几无活口,他们出兵神速,从痕迹上分析得出,他们出动的大约有两三千骑兵,即便附近的武装势力杀来救援,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逃走。

明初沿着痕迹一路追下去,明知可能中他们的圈套,但她依然、必须去追,必须去阻止他们的杀戮。她并不是毫无防范的,她派了一部分属下找救援,疏散民众,如果能和对方斡旋起来,倒也可以等到大军援助。

不归镇。

人不归。

黑夜侵袭。明初寻着大批马队的足迹赶至不归镇时,这里出奇的安静,能看出这里曾经过激烈的苦战,但这场仗结束地很快,明初到的时候已经告一段落。

不归镇是座小镇,民兵不多,一队先头军进镇后回报:城内无人,尸体倒不多,约有一百多人,但这个镇子至少有上千人。

另外那至少八百多人呢?

“有什么痕迹?”马上的明初问。

“属下去过几户,发现他们家的门被暴力破开,里面的东西非常杂乱,破坏痕迹较重,有些人家里还有尸体。”

“看样子不像是疏散了,他们应该是受制于敌方。”明初勒住缰绳向不归镇奔去:“二百人随我进镇再探,其余留在镇外随时接应。”

两百骑兵紧随明初进镇,这里倒不像雪镇那般惨绝人寰,但也惨烈不堪,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死了约一百多人,剩下的人又不像迁徙了,会不会真像猜测的那样,他们被敌军给掠走了?

明初不愿去想这种可能,或许他们真的已经逃了吧。

镇子越往里进,越觉一股森寒气息扑面,明初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