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周旋(2 / 2)
“你的意思是……”
没等承元说出下句,天哑进来卧室,“宫里来人了。”
来的人是天寿宫总管,说太后娘娘宣承元进宫一叙。
承元走后,明初坐在敬王府偏殿的垂脊上向皇宫方向眺望,眼神空洞地不见内容。
“云太后这一见,不知在耍什么花样,”王少安抱着剑,在屋脊上长身而立,微微俯下视线,看着低于他水平面的明初,“你该不是在担心他吧?”
“你说云太后不想杀摄政王,难道真是想旧情复燃?”
“莫非你以为还有别的?”
明初苦笑,“你忘了摄政王说过,遗旨的事了么,有旧情是其一,我猜,摄政王没准也故计重施,拿遗旨的下落来威胁云太后,你对遗旨的事那么在意,可见先皇帝确实留了那么个东西。”
“我听爷爷提过。”王少安觑眼眸,“你说的对,云太后申令活捉摄政王可能是出于对摄政王的旧情,但不排除摄政王用遗旨的消息来得寸进尺。”
明初得到王少安的肯定,心里稍微有了一点底,她的视线仍在远方皇宫,只是不同于刚才的空洞,现在她的眼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想要喷薄而出。
距承元入宫已过半天时间,半下午时分敬王府才开了午膳,饭间,一名来自宫中的小太监来敬王府报喜。
这让敬王感到莫名其妙。
小太监不到二十,一脸的喜俏劲儿,乖顺地很,上来就给敬王跪下行礼:“敬王殿下安康,奴才奉娘娘命令,来通知王爷一声,此次揭发摄政王,敬王您功不可没,特赏赐敬王府白银一万两,赏银正着礼部批拟,不日将送来府上。”
“小公公,太后正在召见承元,你方便说说他现在的情况么?”关于太后召见承元的事敬王本也没想太多,但王老太爷把话说得太吓人,让敬王忐忑了半天。
小太监听后却笑了,“没什么不方便的,奴才这不正要向敬王说承先生的情况么,此刻太后正和承先生说话,这银子啊,也是说话间提议赏的,不仅白银赏赐,太后还要将给世子爷加官进爵呢。”
“不得了啊!”敬王喜出望外,“还有好消息么?”
小太监越发来了精神:“太后还说要封承先生为太傅,带皇上读书。”
进一次宫,居然就要荣升太傅了?敬王听得觉得有点玄,和明初面面相觑。
难道王老太爷收到的消息有误,云太后没有释放摄政王的意思?还是说太后的赏赐只是表面工作,并不是真想用承元呢?
“是娘娘让奴才来通知王府一声的,”小太监说着又想起什么:“对了,奴才还听说,要对王家三公子重重赏赐,但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关于王少安的赏赐,直到见晚御林军将承元送回敬王府时,才有了最终答案。
“别想那么多,”承元一口气喝下一杯温茶,他大伤初愈身子本就羸弱,他应该在云太后面前撑得很辛苦,回到敬王府后便面露疲色精神颓然,放下瓷杯,他叹气道:“如果没有请求,她又怎会一而再对我们重加封赏?”
明初站在敬王和李程身后一些,自我降低存在感。
承元深深吸气,接着说道:“他要我写信,稳住晋南卫家,梁王与安乐王,这次摄政王事件一出,惊动的何止京城,梁王当初就是臣服在摄政王的**威下,摄政王一倒,梁王肯定蠢蠢欲动。但当时是我说服梁王归降,安乐王和晋南那边,也都与我打过交道,云太后以为,那时我能让这三大支势力归一,如今现了不好的苗头,我同样能把他们掐灭。”
“本王说呢。”敬王“哼”一声,表情像是被云太后给恶心到一般,“听传话的小太监说到太后也要给王少安赏赐?”
“哦,”承元回道,“赏了他英武侯,赐东宁为封地,为大盛守卫关隘。”
东宁位于晋南西北部、黔城十一郡西南部,介于两者之间,东宁是大盛扼西部的要关,与他相邻的是以骑军闻名于世的岑国,一个内心充斥着野心的国度。
明初听到这里时,才露出一个浅淡笑意,仍然没去多问。
王少安接受封赏后离开京城远赴东宁,走的那一天承元和明初都去送了他一程,一直送到了南城门之外。
城外天际广袤,太阳刚从地平面升起,红灿灿的光霞映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两人、两马,背后是巍峨城墙,同样被晨光衬得厚重而辉煌。
“王少安带了部分女眷过去,”明初勒马转身,“王家留在京城的人越来越少,可以想象,他们之后仍会以各种借口离开。”她说的闲情淡淡,有些事看破不说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