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挑灯写农书(2 / 2)
她突然想起了张路的那个姑姑,不行,周稻看她不爽,不会把她招进来的。而且到时候她和张路两个人联合起来作威作福,自己的育英堂岂不是要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了。
思来想去,周稻只能想到刘老师了。
“诶,刘夫子呢,你还能联系到他吗?”
喻钧起不知道是因为被周稻撞了下胳膊,还是因为问话太突兀,直接噎住了。
“不知道……”要是被小六子知道,周稻又打他的主意,让他去学堂授课,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要不我去帮你讲。”喻钧起思考后开口。
这句话使饭桌上的人都沉默了。
虽然身边人都觉得喻钧起优秀,但是每回考试他总是不参加,总让人怀疑他是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
而且他也不是很懂农学吧……
周稻摇了摇头,叹息道:“你不够格。”
男人,最忌讳的就是被挑衅,或者被否定。尽管喻钧起撑死了只能算个少年,但是带在骨子里头的气血,让他听了这句话觉得不是滋味。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会随意地将喜怒哀乐直接写在脸上呢?
他佯装生气地看着周稻,但是心里却在思考这个问题。
“没事,你先著书立说吧,别的事情我们晚点再考虑。”
周稻应声。
坐于桌前,周稻第一次感觉无处下笔。
脑海中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她上课的时候是按照某一本书中的内容顺序进行的。可是现在自己要写书了,总不能完全将脑子中的书籍复刻一遍,这太没技术含量。
理想化中,她需要挑选几本书,并且甄选符合现在实际的书中内容,再按照一定的逻辑,将其编写成一本完整的书。
长期的生活,使得现在的周稻和一开始过来的大不相同了,书写已经基本不能给她造成什么困难,所以还是内容上的东西使她头疼。
因为她在学农的时候,一开始便是一本谈天说地的总论,非常学术化,里面的内容如果一字不落地写下来,只会让别人觉得周稻在说实话。别人一听,可能觉得周稻在讲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如果不能起到指导作用,恐怕很难成为一本通俗易懂的农书。
而后续的书籍就是专而精了,但是也有很多内容是没有必要编写进去的,这里没有海洋,周稻就没有必要普及海产方面的知识。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周稻终于在午夜的时候,顶着两个黑眼圈,刷刷地写下整本书的大纲。
写书哪是说开始就能开始的,一定要规划好谋篇布局,三分钟热度是要不得的。
写错就要整本重来。
为了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周稻非常用心地在编写大纲,并且反复检查是否有需要补充以及删除的内容。
在周为夫妇已经酣睡的深夜,周稻第一次尝到了失眠的滋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