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终须一别(1 / 2)
沈姣盼抬头对着她笑,道:“我何须说这些?嫂嫂自是能体谅的。”
“那你是不是觉得,我不该让他们一把年纪了还为我操心,我应该乖乖跟他们回去?”
沈姣盼手上又将被角揶严实了些,又抬头看着胡氏,正色道:“不是。嫂嫂,我觉得,即便我们是女人家,也该为自己而活。我小的时候,也是不懂这些。父亲一心想让我做太子妃,我便按他说的去做,样样都要学到最好,可惜人家太子殿下眼里根本就瞧不上我,最后成了笑柄,后来父亲又说,外头闲言碎语太多,不能让沈家再被人笑话,要赶紧嫁人,于是就挑了许家,你瞧,我在许家也没有过上好日子,落了个弃妇的名声,哪怕是现下嫁进莱国公府,也是父亲说,两家利益牵系多,我一定要做好国公府的少夫人,于是我只能在府上谨小慎微,也受了些委屈,”沈姣盼叹了声气,“这么多年,我想的从来是父亲需要什么,沈家需要什么,可是最后,所有的痛楚,都是我一个人在扛的,即便是至亲,也不曾分担过半分,最后,我自己倒是积了一身的怨气。这其中的辛酸,大抵只有经历过得人才会懂,我是走了这条不好走的路,因此不想嫂嫂同我一样,为了旁人作出委屈自己的选择,嫂嫂,你该选一个让自己舒心高兴的活法。”
“那阿盼,你是支持我留在府上?”
沈姣盼没有回答,她看向墙上的挂着的那柄长剑,问:“那是大哥留下来的吧?”
胡氏也随着她看过去,微笑点头,然后她又侧身低头,从枕头底下翻出个物件,看得出来十分珍贵。那物件有一臂长,被一方帕子严严实实地包着。只见胡氏小心翼翼地打开,原来是一柄小的木剑。
“这……是不是给那未出世的小公子准备的?”
胡氏眼含泪花,摇了摇头,“阿和说,若那真的是个小公子,他可是要动真刀真枪的,这个,是我的。”
“你的?”
“是,阿和常年在外征战,总是放心不下我,他说,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总要学些武艺傍身才好,所以就给我刻了这把木剑,就是在外面的院子里,天气好的时候,他用墙上那长剑教我,我用这把木剑练,只可惜我笨,白瞎了他这么好的师父。”胡氏说着这些,早已泪流满面。
“真好。”沈姣盼听完不由得感叹。
“是啊,这么好,教我如何舍得下?如何离得开?”
“可是嫂嫂,谁说离开就要舍下呢?你在这国公府里,日日看的,是这两柄剑,思的,是过去的人和事,离了这里,难道剑就不在了,过去的事就都忘了?”
“不一样,我要在这里,守着阿和。”
“守着?如何算得守?嫂子在这里,守的是亡魂?还是一栋空房子?”沈姣盼握紧胡氏的手,温声细语道,“嫂嫂,我说的为自己而活,是要你不为他人的意愿活着,是要活着,好好活着,你可懂?”
胡氏没有说话。
沈姣盼接着道:“夫人今日说的那话是没错的,日子是一天天往前的,可是嫂嫂你呢?你留在了过去,你每时每刻所思所想,全都是过去的点点滴滴,这样算活着?”
胡氏依旧是无声地落着泪。
“嫂嫂,向前看,不是要你忘了过去,不是要你背信弃义,大哥留给你的那些美好的回忆,你一分都不用丢,于你而言,莱国公府是个伤心的牢笼,你不自知,困在这里,就是困在过去。离开了,也不见得非要改嫁,若能寻得新的所爱之人自然是好,若不能,那也用心用情去感受每一天的日出日落和风花雪月。若你信我,就带着那些回忆,那些美好,走出这里,去过新的生活,唯有那样,你才能活起来。与其在这里以泪洗面,郁郁寡欢,为何不试着去过好剩下的一生呢?”
话说到这里,胡氏的眼中才微微有了点亮光,她看向沈姣盼,嘴角扯出一个笑。
“嫂嫂你也累了,不防好好歇歇。”沈姣盼知道胡氏还需要些时间想清楚,便退了出去。
才刚一出门,竟看到杨氏等在外面,她孤独的身影在北风中更显孱弱。
“夫人?这大冷的天,您一直在外面?”
杨氏抹了泪,摇头道:“不妨事。”
沈姣盼知道她担心自己的女儿,安慰道:“嫂嫂无事,只是有些累,歇着了。”
杨氏点点头,拉住了沈姣盼的手,道:“好孩子,方才你在里面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说得,可真好。说实话,外头总有些把你说的不堪的,来之前,我也觉得,一个女人家,处处被嫌弃,那得是多不得体,可是今日见到了才知道,你是个好姑娘,莱国公府挑了你这个儿媳妇,是有眼光,有福气!”
“夫人真是过奖了,我不过是不想看到嫂嫂这般过活,都是一家人,我自然是希望谁都好。”
“你说得对,家和万事兴,一家子里头,若是人人都好,那这个家才会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