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章 南平一家人(1 / 2)

加入书签

虽说胡氏的事让大家心里失落了一阵子,但好在不是什么坏事,没过几天,府上又开始热火朝天准备过年的事了。

本来过年每人置办套新衣服,瑾淑却是借机买了五六套,美其名曰在老家的姐妹们面前不能丢了国公府的脸面。

只是这事被俞山松知道了反是将她斥责了一通,不是为着几件衣服,只是因为她不该在老家姊妹面前炫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俞山松立下一条规矩,回老家谁都不准带新衣服,其他姐妹不免也觉得扫兴。

那陆运程前前后后送来了好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于是瑾惠的行囊也是鼓鼓囊囊的。

瑾善倒没那么欢心,不是因为空空的行囊,只是从下了那场大雪以后,刘姨娘害了风寒就一直没好利索,如今一家子人都要走,她难免放心不下。

至于顾歌歆,邱氏自然不会把她自己丢在这偌大的园子里,便也是要跟着去的。

沈姣盼没去过南平,心里又期待又忐忑。毕竟她足不出户,偏偏有个游历天下的美梦,如今南平虽是不远,但也好歹是个新地方,颇能增长些见识,可是家里亲戚都没见过,不知道是些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揪着自己的过去不放,让她难堪也就罢了,要是让公公婆婆难堪事情可就说不过去了,所以这几天,她心里半是欢喜,半是忧虑。

要说唯一不高兴的,那就只有邱氏了。邱氏在这莱国公府当家做主这么些年,自在惯了,可是回了南平可就不同了。

毕竟南平那偌大的宅子里,还有一尊大佛,俞山松的生母,邱氏的婆婆!

俞山松的祖上不过是个开国县公,而他并非家中长子,袭不了位,愣是是靠了半生的厮杀拼出了这一身功名身家,拼出了偌大的莱国公府,这才远离了老家,在京中定居。而老母亲自然是随着他大哥俞山柏留在了老家,因是与邱氏这个儿媳妇并不亲近。邱氏也受不了那番拘谨约束,每年回老家都要提前几天愁上一番。

南平虽说不远,但紧赶慢赶也要花去一天的时间。天才刚刚亮一家子人便出了门,天擦黑才到。年轻的这几个还好,邱氏已是疲惫不堪。

饶是如此,也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毕竟南平这一大家子都要一一见过。

俞山松在家排行老二,南平老家还有老大俞山柏和老三俞山桦,大房有两位公子瑾明和瑾暄,还有一姑娘名唤瑾秀待字闺中,三房则有姑娘瑾华和公子瑾乐,同瑾善年纪相仿,都是家中最小的。

沈姣盼和弟弟妹妹们一一给大伯、大伯母金氏和三叔、三婶张氏都见过礼,瑾秀、瑾华和瑾乐倒是活泼可爱,尤其是沈姣盼头一回跟着回来,他们对这个新嫂嫂好奇地很,围着她问东问西。

好在沈姣盼早有准备,她早打听过家里有什么人,都备好了礼物,此时,她让四喜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千千车”,每人分了一个。

“这个年纪总归还是有些爱玩的,我挑着阿淑她们玩的买的,不知道弟弟妹妹们喜不喜欢,不值钱的小玩意,弟弟妹妹可别笑我小器。”

虽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但这几个小的见有礼物,一下子就欢喜起来,连带着金氏和张氏都对这个侄媳妇另眼相看。

“你们这一大家子人口,一个院是住不下的,家里兰苑和梅苑相邻,我早命人打扫干净了,你们住过去,来往方便。”

“到底是嫂子有心。”邱氏客套道。

简单安置了一下,一家人就被带着去见老夫人了。

短短的路途,沈姣盼已经听得邱氏叹气不下十声,连一旁的瑾淑都凑上来道:“没想到吧,母亲也是怕婆婆的。”

老夫人的住所在靠东的“青山间”,院落虽不大,但工整干净,与院名相呼应,花园之中有假山三两座,几日风雪下来,山头顶着银白的落雪,也算是别有一番风情。

老夫人身着墨绿的短袄,坐在堂上,精气神都极好,看上去也并不是苛刻的。

俞山松和邱氏问了安,她便说了些“赶路辛苦了”云云无关紧要的。

“阿盼,快给祖母奉茶。”邱氏敦促沈姣盼道。

沈姣盼双膝跪地奉上了茶,老夫人接过去,喝了茶,道:“好孩子快回去坐着。”

沈姣盼便规规矩矩地坐下了,老夫人打量一番,露出笑容:“早听说沈大人家的女公子是顶尖的,果然气度非凡,我那孙子整日在外奔波,恐怕多少会冷落了你,你可千万要体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