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前因(1 / 2)
她犹豫着,俞瑾卓便又问了一遍:“到底是什么意思?”
“没,没什么,就是我有一回去太学给三公子送伞,没看到三公子,所以那回伞没送成。”
“哦?是什么时候?”
“我……都有点记不清了,大概是六月的时候吧,下了好大的雨,我正好瞧见三公子出门没带伞,一下雨就想着您会淋着,所以就去太学送伞了。”
瑾卓顺着他说的回忆了一番,恍然大悟道:“我似乎是记起来了,有一天你来静思斋找我,还被灵贝拦在了外面,是那次吗?”
四喜点点头,“对,应该就是那次吧。”
瑾卓不好意思地笑笑,“真是不好意思,让你白跑了一趟。”
“那有什么的,不过是件小事,我们做下人的,本来就是要为主子们想周到些的,虽说我是跟着少夫人的,但我知道,三公子您是好人,我愿意为您做这些,更何况,这件事都过去这么久了,我都快忘了,您又何必再说些见外的话呢?”
瑾卓又笑了起来,道:“我可从来没把你当普通的下人看待,我一直觉得,四喜姑娘你侠肝义胆,只是生不逢时,否则出了这个院子是能做女侠的。”
“真的?”四喜听了十分欢喜,眼睛里闪着星光。
瑾卓点点头,“当然是真的。”
“从我懂事起就在沈家做丫鬟了,还是头一回有人这样夸我。”四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瑾卓又道:“其实那会子,我已经无心学业了,三天两头地逃学,才让你白跑了一趟。”
“怪不得我没找到您呢,”四喜笑笑,她没有告诉瑾卓自己早就知道他逃学的事,只是道,“不过三公子向来是有主意的,无论是选择走哪条道,我相信您都可以走得通的。”
瑾卓欣慰地笑笑,“借姑娘吉言。”
瑾卓这一回来,家里人再也不用每天忧心忡忡的了,每个人都提起了精气神。
邱氏尤其是,又像从前那般,没事摆弄起她的香,也终于提起精神来忙活瑾淑年底的婚事,还时不时,过问一下各房的事务,尤其是对深交怕的肚子,格外上心。
如今府上都说,莱国公府有三大要紧的事,一时瑾淑的婚事,二是瑾卓的学业,三就是沈姣盼的肚子了。
还是瑾善善解人意,回回在沈姣盼面前都劝,“旁人爱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嫂嫂还是要以身子为重,生不生娃娃都是后话,不要心急。”
沈姣盼知道妹妹是一片好意,却也难免心里不是滋味,如今邱氏那里催得急,珠儿又在一旁虎视眈眈,她就是再沉得住气也不能不着急啊。
邱氏是催方催得急,可是静思斋那里确实截然不同。
自打瑾卓表明了决心,邱氏就生怕有什么让他分心的,对静思斋的丫头们看得极是紧,不仅每半个月都要换一批人,还隔三差五就要领来集安居训话,这话训的是威逼利诱,说若来年三公子榜上有名,大家都有赏,若是有谁敢勾引主子分心,只要被发现,都要乱棍打死。
这样一来,家里丫鬟都要绕着静思斋走,生怕招惹了瑾卓公子。
府上的丫鬟,也就剩四喜敢往那处走了。
有时候沈姣盼做了点心果子,便会打发四喜给瑾卓送些去。
她自然是乐意的,自打上回在小花园里同瑾卓谈过天,她倒觉得同他近了许多,似乎不再是从前那般冷冰冰的三公子和方园的大丫鬟了,她私以为,有几分像友人,从前有些不会说的话,现在也会同他聊上几句,当然她只敢自己在心里想,从来不敢说出来的。
静思斋的人来来去去了好几拨,瑾卓也愈发觉得没有几个贴心的了,更别提能多说些什么话,见了四喜他倒是欢喜的很,横竖算是来了个熟人,每次都会留她多说会儿话,有时候,他也会给四喜讲自己最新学到的圣人训诫和经世至理。四喜虽说总是听不太懂,但也会附和着点头,连连称赞。
四喜心里虽是欢喜,却也从来都不敢逾矩,除非是得了沈姣盼的令,否则绝不会擅自前往。
秋日里风寒,沈姣盼便时不时的熬些汤水,好给俞瑾周驱驱寒气。
这天她熬了鱼汤,加了枸杞和姜片,浓醇的鱼塘冒着热气,光看着就觉得热乎。
“都说吃鱼头补脑子,瑾卓读书最是费脑子,我把这鱼头留出来了,又加了两段肉,多多乘了汤,你去给他送去,让他也暖暖身子。”
“好。”四喜接过了饭篓子。
沈姣盼又看看天色,“现在天黑得快了,估摸着你送过去,天也就黑透了,你快去快回,不要在那里逗留,免得生口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