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此子堪当国师(2 / 2)
第二才是钱粮充沛,丰收之年,大力促进农业,手工业,以及军事方面的科技进步。
歉收之年,则是拿出君王和百官应有的态度,发放救灾款项,救灾粮食,安抚万民,稳定人心。
第三,则是随时都要将百姓当做一国之本。
所谓国本国本,有人才有国,有国才是本,没有人就没有国,没有国,哪里谈什么本?
这话虽然和法家的历代想法不同,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的逆反,但申不害冷静下来,却也看出一些对他有所启发的言语。
渐渐地,原本对林御嫉妒痛恨的他,竟有些接受林御的说法,甚至,也认可儒道进入大韩,不是灾难,而是幸运!
除此之外,林御对他第七句名言的新解,也让他眼前一亮,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申不害倡导,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所以一群臣也。
林御却说,光有君王和百官执行法律还不够,毕竟,人心自私,君王有英明有昏庸,百官有派系有私心。
纯粹依靠这种自上而下的法子,可能一百年里,也就不到十年吏治清明,其他九十年,都是乱糟糟。
而林御借此提出一个更为长治久安的办法。
命名为“自下而上”、“百姓举报”。
说简单些,就是每个郡县,乡里,都设置一条直接通道君王的举报驿站,该驿站地位崇高,直接属于君王管辖。
任何人,包括丞相,国师,大将军等等,都无权过问。
一旦民间发生严重贪污腐败,欺压良民等事情,百姓们可以走这个途径,写举报,告御状。
事后,如果案件为真,君王就可以指挥百官针对性调查,如果案件为假,君王也可授权,对有关人员抓捕判刑。
可谓是面面俱到!
“来人,速速准备马车,本相要亲自进宫,跟陛下商议一下。”
读完书信,申不害对林御的态度大变。
“敢问丞相,可是要找陛下狠狠收拾那个李国师?”
闻讯而来的管家好奇一问。
“胡说!”
“本相什么时候要对付对我大韩有利的人才了?”
“本相此去,不为别的,就为了两件事,一是在陛r>“二是趁机推荐人才,那李四不应该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国师,而是可以替陛下,替大韩,做更多大事。”
“记住了,自这一刻起,凡是本相的手下,一律不得怠慢李国师,必须待他犹如待我!”
申不害严厉训斥一番管家,吓得后者不知道怎么回答,但他却已经收拾心情,立即出发。
一个时辰后。
大韩宫殿内传来一老一少两个大人物的欢笑。
两个时辰后。
暂时住在国师府邸的林御,接到消息,得知三天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让申不害这个政敌,都为他说话。
心情大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