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荀恽:某与九岁稚子相同?(2 / 2)

加入书签

他一时间,竟然有种土包子进城的错觉。

“叔父。”

荀缉边走边说道:“这些年,你给我往来的书信,我观你已经落后大兴学子太多,可能要从学院开始了。”

“学院?”

荀恽惊讶道。

荀缉点了点头,沉声道:“大兴幼子,从六岁开始启蒙,在学堂熟读三年,学院授学六年,这六年打好基础,才能入各州学府深造三年,最为出色之人才能进入大兴学府。”

荀恽咽了口唾沫,汗颜道:“某与九岁稚子相同?”

“额。”

荀缉微微一愣,哭笑不得道:“在熟读书籍,眼见上,你自然比得上九岁稚子,可若是专业性就差了许多,学院六年,会分众多科目,州学府亦然,而大兴学府是整个大兴最为顶级的存在,他们已经不能以学子来论,大多都是为大兴而奋力前行,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秘辛,不能与你透露了。”

“好。”

荀恽颔首道。

荀缉再度说道:“这几年,你且住在我的府中,父亲贵为军议司丞,府中有很多不可透露的事情,故而居于我府方可!”

“无妨。”

荀恽摆手道:“某还有些钱财购买宅邸。”

“不行。”

荀缉摇了摇头,说道:“非大兴户籍,不可在大兴购买宅邸,想要租赁也要审核你的过往,以叔父的身份,恐怕不会被户部审核。”

“嘶。”

荀恽倒吸了口冷气。

他作为荀彧之子,颖川荀氏的俊杰,竟然如此卑微吗?

“对了。”

荀缉停驻在府门前,说道:“你来大兴求学一事,我已经于内史令与大兴司业报备过了,等明年便可以入学丹阳学院,他们会对你考核,分入年级,日后升学扬州学府,若是出类拔萃方可入大兴学府深造。”

“多谢。”

荀恽作揖一礼道。

“好了。”

荀缉淡笑道:“府中有雇佣的侍从,他们都是签订券书的大兴百姓,可以带叔父在城中游玩,若是有事也不可打骂羞辱,切忌。”

“好。”

荀恽点了点头。

荀缉将其送入府中,说道:“叔父,秋收已经差不多了,户部正值忙碌,缉还要去操劳政事,你在府中随意。”

荀恽点了点头。

比他大几岁的荀缉,已经在大兴位列人臣。

行事,谈吐,仿佛让他面对一个智者,这种差距让他差点难以接受,也明白大兴与治外之地的差别了。

与此同时。

大兴宫,长平殿中。

吕蒙领着陆逊,贺齐匆匆入宫。

“王上。”

三人作揖而拜道。

“辛苦。”

宁辰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图面前,淡笑道:“此次出海数月时间,东府水师可有伤亡。”

“有病故。”

陆逊呈上主记录簿道:“有一个年迈的船工,在海上病故了,此事总监护已经上报军议司与兵部,派人去做了抚恤。”

“好。”

宁辰点了点头道。

吕蒙踏前一步,指着夷州往南之地的一座小岛,说道:“王上,臣领东府水师绕林邑而行时便见到了这座岛屿,皆是茹毛饮血之辈,故而未曾登陆,等候军议司抉择。”

“不急。”

宁辰翻看着主记,心中没有一丝波澜。

吕蒙所见,是后世的吕宋岛,现在还未形成王朝文明,自然也不在坤舆万国图录之中。

“喏。”

吕蒙恭敬道。

宁辰淡淡道:“你们觉得东府水师还差什么?”

贺齐,陆逊微微一愣。

吕蒙斟酌再三,说道:“可能是舰船问题,以前在域内大河长江航行最晚不过十余日,海上若是升起船帆还可以,可若是以人力航行确实太过劳累,而且木制舰船容易沉毁,若是能造出铁船,何惧火攻啊。”

“砰。”

宁辰同主记录簿拍在其后脑勺上,冷笑道:“你可知大兴冶铁一年多少,又有多少消耗,还想用钢铁造船,你可真敢想。”

吕蒙咧嘴一笑。

“好了。”

宁辰神色一正,沉声道:“你们已经在军议司述职了,这几日去兵部走一趟,火器研发有了新的进展,兵部与工部拟定了东府水师的火器,你们三人去看看是否可行,若是有任何问题,提前做出修改,莫要等大规模上舰船时才发现。”

“当真?”

吕蒙,贺齐,陆逊尽皆瞠目结舌。

他们三人,作为大兴最为年轻的统帅之一。

这些年,自然翻看了无数军械书籍,兵法书籍。

对火器的诞生极为奢望,若是真的能够装备,再也不可能出现伤亡恐怖的登陆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