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章 这就是大兴,严谨到可怕的地方(2 / 2)

加入书签

王虎披甲扶刀在泰阶上长喝一声。

“走吧。”

荀攸,鲁肃相视而笑。

二人一人领文官,一人领武将入朝。

四海归一,偌大门楣,彰显着属于大兴的野望,也让马超明白大兴对于天下的必平之志。

“王上万年。”

“大兴万年。”

入朝,左文右武,皆是作揖而拜。

“免礼。”

宁辰翻看着文书,并未俯瞰下方。

“喏。”

众文武这才直起腰身。

马超也在武将行列,忍不住抬头望去。

九阶石台,一座桌案,一张王位,仿佛整片天地压在他的身上。

“孔明。”

宁辰翻看着宝钞司的文书,沉声道:“各郡县的大兴银行已经建设完成,择日以户部司储衡量的金银发布宝钞,先以文武官吏的俸禄,大兴商会开始发行,凡有百姓与商贾兑换,皆可以按照之前拟定的规则兑换,若有百姓借贷,亦可审核发放宝钞。”

“臣遵诏。”

诸葛亮躬身道。

宁辰再度道:“内史省呈递的文书,孤已经看了,此事正值秋收完成,各郡县开始恒定赋税,大兴户部官吏若是不足,宝钞司可以从大兴学府中借调术算学子参与此事。”

“喏。”

诸葛亮眸子一亮。

“高顺。”

宁辰目光落在武将行列。

“臣在。”

高顺龙骧虎步行至殿中。

“呼。”

宁辰思忖道:“你这一年都在训练陷阵卫,也时常去军议司,兵部两地,也知晓火器的进程,孤欲要将陷阵卫,大兴卫设为火器卫营,其中燧发枪前方也装备利刃,可以近身厮杀,不知你以为如何?”

“火器营?”

马超一脸懵逼。

高顺斟酌再三,说道:“王上,若是设改制火器为军械,臣以为不得以方阵为军阵排布,而是以纵阵,行三列之阵,一行一射,分批次而行,前排射杀之后,便蹲地填充,不过臣以为此法极为考验将士的意志。”

“呵呵。”

宁辰合上奏疏,淡笑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陷阵卫营克铁骑,孤相信他们的意志,更相信你用兵之能,你先排布军阵,等火器研发完成之后,先以陷阵卫营为先。”

“喏。”

高顺眸子坚定无比。

火器,绝对超越时代的杀器。

可是,宁辰却先让陷阵卫营装备,足见此般信任了。

“王上。”

王朗出列恭敬道:“户部已经通报州郡收拢税收,不过这些年运损一直存在,臣以为此事可以放松懈一些,留出耗损的空隙,也不必让各郡县的官吏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准。”

宁辰沉声道:“孤岂能不知,这些年尔等先上奏疏,而后在城内购买粮食补齐耗损,不过耗损要拟定界限,若是谁敢贪墨,孤的刀也会杀人。”

“喏。”

王朗恭敬道。

“王上。”

荀缉出列恭敬道:“臣已经责令农业学子组建商会,册立于户部司储治下,负责对各州郡的育苗贩卖等等,并且今年育种已经统计完成了。”

“哦。”

宁辰微微一愣。

“多少。”

鲁肃,张昭等人无不迫切道。

荀缉呈上文书,恭敬道:“土豆亩产五十五石,玉米亩产二十石,番薯亩产三十四石,总计储备粮种可以分发各州郡种植,至多明年秋收之后,便可以开始贩卖,并且惠及每一个百姓之家。”

“嘶。”

顿时,大殿一片吸气之声。

这下,马超更是听得云里雾里了。

什么火器,什么变阵,现在连亩产几十石的粮食都出来了,而且还都是他从未听说过的东西,这真的存在吗?

“好。”

“哈哈。”

宁辰朗笑一声,说道:“此举当得表赏,你择日拟定十月辑报,将此事宣之于民,愿意耕种新产农物的百姓,可以前往府衙登记,但绝对不能影响其他农物,万物不可独盛,你可明白。”

“喏。

荀缉恭敬道。

“哒。”

“哒。”

“哒。”

宁辰敲打着桌案,沉声道:“农物要刊发,宝钞亦要刊发,孔明与荀缉二人同时刊发吧。”

“喏。”

诸葛亮,荀缉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从今日开始,军议司拟定对中原四州的战略章程,此次联合内史省敲定,孤要尔等拿出征伐,抚慰民生为一体的章程,大兴需要几年可以恢复中原四州的民生,又需要大兴五州付出什么样的储备,才能不波及五州百姓,可明白?”

“喏。”

荀攸,鲁肃应道。

“军议司。”

宁辰目光冷厉几分,沉声道:“林邑还没有任何消息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