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火器问世,制造燧发枪(1 / 2)
时间不长。
数十个工匠从山洞中走出。
一排排木桌上,摆着不少火器。
“王上。”
郑浑拿出一个小纸包,说道:“益州送来的黑火药都是承装在木桶之中,臣责令将士改制了此种承载方法,一个小纸包分两段,前面是黑火药与铅弹,后面是部分引燃的黑火药。”
宁辰接过一柄短制燧发枪,沉声道:“你们研制铅弹了?”
郑浑恭敬道:“本草纲目有载,硝矾法制铅丹,此物比铁丸更容易破甲。”
“刺啦。”
宁辰撕开纸包,将部分黑火药倒在引燃口。
而后在膛管中倒了一部分,并且将纸包连带铅弹压进去,最后更是用细长的铁棍压至底部。
“砰。”
猛然,山岭中传出震耳欲聋之声。
似乎,偌大的山越沟壑都在回响这股惊雷声。
硝烟,火光,不远处的树木都在显露燧发枪的伟力。
“差点。”
宁辰眉头紧蹙道。
“是。”
郑浑解释道:“用黄妃的学说来论,便是黑火药威力不足,致使爆发的推力衰减严重,不单单无法远射,还会让铅弹提早坠落。”
“射程多少?”
宁辰拿起一把燧发长枪问道。
“八十步。”
郑浑解释道:“若是黑火药威力再大点就好了。”
“等等。”
宁辰转头道:“他们是否没有加入糖粉?”
“啊?”
郑浑顿时一脸懵逼。
宁辰拍了拍额头,说道:“王虎,回去之后让马钧给黑火药加入糖粉之后在试验,一定要慎之又慎。”
“喏。”
王虎恭敬道。
宁辰摸了摸燧发枪,沉声道:“尽快锻造燧发枪,尤其是长枪,孤准备让陷阵卫营率先装备,在我们征伐中原时克制大魏的虎豹骑。”
“喏。”
郑浑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将红衣大炮,虎蹲炮运输至沿海试验,千万不能惊动徐州,更不能误伤百姓。”
“喏。”
郑浑神情凌然道。
宁辰捏着纸包的弹丸,说道:“你很有想法,此举确实够便利,而且容易装填,不过配套的承具要防水,方便拿取,等火器研究成功之后,你们也就不必待在山中,而是迁入平原开辟工坊!”
“喏……”
郑浑恭敬道。
宁辰目光扫过面色苍白的工匠,沉声道:“大兴有你们,乃大兴之幸,待功成之日,孤在大兴宫与诸位共饮。”
“谢王上。”
顿时,一群工匠双眸血红的应喝。
委婉拒绝,他们知道宁辰不喜欢这一套。
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应承下来,在铸造火器上铆足劲了干。
“刷。”
宁辰翻身上马,沉声道:“这几日,孤会让陷阵卫迁徙至吴郡熟悉火器,这些威力不足的弹药,就让他们随意使用吧!”
“喏。”
郑浑躬身应喝道。
“王虎。”
宁辰牵着赤兔缰绳,淡笑道:“自从孔明迁入户部之后,虞衡司主事还空缺吧,回城之后,你让吏部拟策书,擢升郑浑为虞衡司主事!”
“喏。”
王虎应喝道。
“呵。”
“火器。”
宁辰眼中多了几分笑意与睥睨。
来此世间,九年时间有余,他才占据了南地。
不过,大兴学说与火器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只要等待成熟之时,曹魏将不堪一击,乃至整个世界都被大兴踩踏在脚下。
“王上。”
王虎眼中依旧余留着火器带来的惊惧,说道:“如此恐怖的战场杀器,改变了我们的战争方式,末将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就像是明明是黑夜,刚闭上眼睁开,就成了朗朗大日映照的白天。”
“不敢相信?”
宁辰眼中满是戏谑道。
“嗯。”
王虎挠了挠头,说道:“以前,我们都是用锋矛,用战刀厮杀,回回炮现世时,未将以为见到了天怒,今日所见,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片天地。”
“九年。”
“时间够久了。”
宁辰眼中满是希冀与复杂。
多年前,稷下的词条已经激活了。
而且,他还为大兴学府兑换了无数书籍。
其中对于黑火药,对于火器记载的书籍,图纸无数。
现在大兴发展出这样的火器不能说快,只能说不是很慢,只需要底蕴积累,大兴可以用百年时间,走完千年的路。
“王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