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祭祀大典(1 / 2)
这日子一晃而过,十日时间不过转瞬而已,祭祀大典就在明日。
今天早上宁珩已派人送来了明日要穿的宫袍,只是小小的一件,便镶有一百二十一颗上品珍珠,其上花纹皆是金线勾勒。其华美贵重,先前的琉璃裙与之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云昭礼记明确记载,公主皇子册封前日,需进斋房沐浴焚香,直至第二日册封大典开始。
酉时三刻,便准点来了个老妈妈,并四个小太监将宁子慕接走。鸢儿和王妈妈想跟上来,都被那老妈妈拦着,说是斋房只许皇室族亲进入,他们这等下人,是没资格跟着进去的。
鸢儿虽气不过,却也只能拿了些首饰,暗自塞在老妈妈手里,让她帮衬帮衬公主。
此刻,宁子慕正坐在轿子上,仔细端摩手中的字条。这轿子刚走了一半,那老妈妈说要公主解了首饰珠钗递于她,这般进入斋房之中,方才算是身净心诚。
这张字条就夹在老妈妈的指缝之中,上书四字:“吾主宁珂。”
这字迹,分明就是宁珂亲笔所书。想来鸢儿行事多有不便,这个林妈妈便是宁珂给宁子慕安排的另一条暗线。
“公主,斋房已到,请公主进内沐浴焚香。”
话音刚落,林妈妈就掀了轿帘请宁子慕下轿,她依旧是先前那般不苟言笑,仿佛刚才递给宁子慕字条的人并非是她一般。
“辛苦林妈妈了。”
话是这般说着,宁子慕却看也未看林妈妈一眼,径直走进斋房之内。
孟冬的晚风已是微凉,斋房里的这漫漫长夜,让宁子慕总是忍不住想象自己从未见过的父皇,是个怎样的模样。
无论是云容云淡风轻地提起宁珩二字,还是九叔的恨之入骨,都无法让她的内心波澜不惊。
明日,便能见到了。
“七年未见,朕的女儿竟这般大了。”
宁子慕猛然回头,不可置信得看着自己身后的男人。
明是和宁珂相差无几的容颜,她却一眼看出了二人之间的差别。宁珂无疑是风雅的,哪怕是偶尔露出的几分杀伐之意,也从未像她眼前这个人一般,深不见底。
那一袭明黄龙袍加身,更衬得宁珩不怒自威。他与宁珂一样已过了三十而立,然,岁月偏心于他,并未在他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
“儿臣参见父皇,儿臣专注焚香,未觉父皇到此,请父皇恕罪。”
宁子慕似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赶紧起身向宁珩行礼。她刚跪到一半,便被宁珩扶了起来。
“无妨,朕来时让他们不要喧哗,免得扰了祖先安宁,不知者无罪。”
不知者无罪?七年未见,他宁珩竟还想装个慈父么?
“谢过父皇。”
宁子慕今日倒是忘了,登山祭祖除了皇子公主需沐浴焚香之外,这九五之尊也是必不可少的。
她本以为,宁珩要对她说些什么。问她七年过得可好,问她母妃云容走得是否安详,问她是否责怪过他这个父皇。
没想到宁珩什么也不说,父女二人像两个陌生人,一夜无话,直至天亮。
待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皇钟敲响之声传遍整个皇宫,龙撵凤架早已在斋房外等待这父女二人。
锦衣侍卫、宫女太监整齐划一地跪在地上,再前便是文武百官,六品之下跪迎,三品之下躬身,三品之上俯首相迎。
宁珩与宁子慕走出斋房之时,众人皆高声呼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愿皇上此番祭祀先祖,天佑云昭;愿公主福寿安康,盛世永安。”
宁珩向前一步,双手虚抬了抬,他像是十分享受这样的场面,狭长凤目轻轻眯起,连嘴角都上扬了几分。
“众卿平身。”
随后宁珩便登了龙撵,宁子慕也被宫人迎上轿子。由礼部侍郎带头,皇上公主紧随其后。文武百官上马,侍卫宫女步行,一行人浩浩****地出了皇宫,向坤山太庙行去。
天家出行的排场,恐怕寻常百姓一辈子也难以见到一次。今日的京城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百姓们拼了命也想越过官兵侍卫的防线,一睹天家风范。
宁子慕坐在宫轿之中,悄悄将一侧轿帘掀起,她本是想在人群中看看有没有宁珂的行迹。
无奈百姓太多,绕是她费尽心机,也无法看清谁是宁珂。她刚想放下轿帘,谁知变故徒生!
那人群中挤出来个小公子,不过八九岁的模样,容貌却颇为不凡,一双桃花眼已然长成,双唇因疼痛轻轻抿起,更显几分纤细。
这般年纪,已是容颜无双。
他不知被谁推了一把,猝不及防地撞在宫轿之上,想是力道极大,连轿子都被他撞得晃了三晃。
“哎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