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高品质干参加工秘方(1 / 2)
尘哥海参不是不用去内脏吗?”
午夜,林晚儿起身上厕所,只见顾尘拿着用竹子做成的小刀,一个个地给海参开膛。
“不取出内脏,海参的价格就会大打折扣,而且晾晒过程中,变质概率非常大,更要命的是一旦烹制,吃到嘴里只有苦味。”
顾尘抬头看了一眼里屋,小声说道:“欢欢没醒吧?”
“咱们闺女越来越懂事了,直打过了年,半夜起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有好几次临睡前喂了一次奶,直接睡到第二天早上。”
一提到女儿,林晚儿脸上全是幸福。
“你赶紧睡吧,别一会咱闺女行了,看不到你该哇哇大哭了。”
抖了抖手上黏液,顾尘随便在身上擦了两下。
使用海水将几十斤活海参洗干净,又用竹刀取出内脏,这些仅仅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还要将海参倒入热水里煮开。
煮海参可不是为了杀毒消菌。
而是要让海参迅速收缩,逐渐变硬。
这一步,把握火候成了关键。
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短了煮不开,时间过长会导致海参被煮熟,煮烂。
45分钟,必须精准计算。
这个时候,石英表电子表就派上了用场。
找出石英表戴在手腕,顾尘开始计算时间。
海参下锅不久,顾尘开始刷咸菜坛子,预备往里头码放煮好的海参。
时间一到,顾尘将锅里的海参取出来稍微放凉。
期间。
又从仓房里拿出昨天找村里人要的海盐。
成了万元户以后,顾尘自然也就看不上口感发涩的粗粒海盐,改为精盐做饭。
海参稍微放凉一些,顾尘弯腰开始往陶瓷坛子里码放海参。
一圈海参,一层盐巴。
目的是杀出海参体内的多余水分。
这一步同样不简单。
善于炮制干海参的大师傅,将这步称之为煨。
盐分比例一定要把握好。
海盐放得不多不少,才能起到杀出水分,提鲜调味的作用。
属于制作传统盐干海参的重要一环。
忙完了海参码放,天也快亮了。
瞥了一眼装有海参的罐子,顾尘伸了伸懒腰。
煨海参需要48小时,到了后天这个时候才能开坛。
睡到第二天下午,起床以后的顾尘又急匆匆地出门寻找一种关键辅料。
干豆秸。
豆秸属于是大豆秸秆,这玩意秋天有的是。
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一大堆。
可惜,三月份的王家村,还真不好找这种东西。
好在有钱能使鬼推磨。
拿出一张大团结寻找干豆秸。
没过几个小时,顾家院子里出现了堆成小山的豆秸。
“尘哥,你买豆秸能到也是为了加工海参。”
“媳妇,你可太聪明了,确实是这么回事。”
顾尘心满意足地望着院子里的干豆秸。
或许在林晚儿看来,花十块钱买一堆豆秸,多少有些大病。
殊不知。
为了这个秘方,前世的顾尘花了整整十万块。
完成盐干海参当中,煨这个环节。
海参就可以进入晾晒阶段。
可是这么做,并不能完全蒸发掉海参体内的水分。
干海参体内的残余水多寡,还是会影响它的价格与口感。
这个时候。
就需要草木灰上场了。
将干豆秸烧成颗粒细腻,没有任何杂质的草木灰。
再用草木灰完全包裹煨过以后海参。
“媳妇,这条秘方值老钱了,我连我哥都没告诉,只告诉你一个人,你可要给我保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