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拾陆 沉淀(1 / 2)
清亮的阳光裹着陈默回到了新雁记。
陈默推着自行车拐进后院。他刚停稳车,就见春燕蹲在灶房门口,手里捏着块泛花的布——那是昨天试染的桂花布,颜色一块深一块浅,边缘还发暗。
“回来了?”春燕抬头,声音里带着点蔫劲,“张记的布昨天又卖了不少,咱们试新方总出岔子,订单还剩五天……”
“试新方?”陈默停好车,疑惑的皱了皱眉。
春燕叽里呱啦的解释了她和李娟讨论研制新配方的事情。陈默把陈艾袋往灶房角落放,拍了拍手上的灰,耐心的听春燕说完。
“嗯···是个好想法。”陈默叉手想着,“但是春燕同志似乎忘了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
“张记的行为固然可恶,我们必然是要处理的。但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先把订单完成!处理张记那是后话。”
“。!”
“先别钻新方了。”他蹲下来,指着春燕手里的布,“你看,咱们老客户认的是咱们的‘新雁记’精神,张记仿得再像,也没我们这个务实,认真,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把手里的艾草布做扎实,保了订单再说。”
他顿了顿,又补了句:“你也不用着急。等忙完这个订单,我陪你找师傅学真本事,肯定能弄出新花样。”
春燕盯着他,见他眼神亮堂堂的,不像安慰,心里的堵的慌散了点。
李娟从里屋盘完陈艾出来,手里攥着订单本:“我刚盘了库存,现有陈艾够煮完剩下的布,就是得抓紧。”小吴和阿梅也凑过来,手里还拿着没理完的线轴:“春燕姐,我们今天能多理两捆线,不耽误绣活。”
“好。那咱们不用管那张记,我们现在齐心协力先把外商那订单做完再说。”
几人没再多说,分工很快定下来:春燕守灶房,盯着每锅布的火候;陈默管搬布、晾布,顺带帮着劈点烧灶的柴;李娟守着铺子前,对接偶尔来的老客户;小吴和阿梅在案板旁理线、做简单的布边缝补。
灶房的煤炉很快生起来,浓郁的艾香飘出来,裹着作坊里细碎的动静,倒比往日沉了些,却透着股“攥着劲”的稳。
隔街的张记,这会儿正热闹。
张老三坐在门口的太师椅上,脚边放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刚收的钱。他手指沾着唾沫,一张张数得飞快,阿强在旁边凑着笑:“掌柜,这两天比平时多卖了八块布!新雁记那边门可罗雀,连个散客的动静都没有,肯定是没辙了!”
“哼,他们能有啥辙?”张老三把钱往铁盒里轻轻一放,“做个布都做不明白,还想跟我抢生意?”他怡然自得的闪着手里的蒲扇,望着进进出出的客流,嘴角的弧度愈发明显。
这新雁记拿这点所谓新配方揽客,也就那样,自己随随便便就仿来了。
哼,外地来的小兔崽子还敢跟我斗。
张老三更得意了。
不过,他们竟然没什么动静。按理说自己这一搅局,新雁记大概率要急眼闹点动作的,如今确实安静的稀奇。
想到这,他踹了踹阿强的腿:“你多去那边转转,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
“去那干嘛,他们现在都跟缩头乌龟一样···”
“让你去就去!废话!”
阿强应着跑了,张老三却还是坐不住,抓过块自家煮的布捏了捏——虽说和新雁记的相差不大,但是手感确实还是有一点分别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