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 携手同心(2 / 2)

加入书签

萧瑜经过今夜,很快便能想通他目前的处境,回来找她对峙。

思及此,木漪又低声问了一句:

“我让你从莲花楼拿去当掉的那些东西,都当掉了吗?”

秦二呐声,“妥当了。”

木漪颔首。

夜阑深宵时孔继维已经找遍了整个鹤市,仍未见萧澄身影。

他累靠马背,一想到失踪的祖宗是谁,眼前便是一阵头晕眼花。

硬着头皮,跟萧瑜报了结果。

“人暂时没有找到,大人,大人且先去休憩......而且明日,哎,这件事外侍省已经知道了........黄内监那边......”

萧瑜指了指被孔继维翻出来的真正掌事,陈澜:“将此人上镣,带走。”

“啊?”

萧瑜眼黑如墨,“铐上带走。”又指了指百安堂的匾额,“取下匾额,立刻封禁堂门!”

谢春深掳走了萧澄。

他便至少,铩他一个羽翼。

一夜未静。

至捉走陈澜已临天光,新生的朝阳热烈地洒在回程的一队人马上。折腾了一夜,陈澜身上改镣为绳,被捆绑架上了马,一端就牵引在萧瑜的马匹上,从南往东大道而去。

孔继维瞧着这幅光景,心中捉摸不定,顶着一双熬红了些许的眼询问萧瑜:“萧大人,咱们先往哪儿去?”

萧瑜在刺眼的光下微微眯着,眼上亦有青乌,“回宫复命,”又抚摸一下胯下马匹,那马儿亦疲惫温柔地回应他,“也是回宫请罪。”

“大人别啊,大人有什么罪呢.......”

萧瑜不说话,只觑向陈澜,眼里有破釜沉舟的孤勇:“若能将事情结束,让真相水落石出,主动认罪又何妨?”

陈澜也是个聪明人。

他看出萧瑜要借一个萧澄的失踪将所有事情都拎到明面上来,先借风言风语,主动承认萧澄在百安堂服用禁药,再倒逼朝廷翻查百安堂,那么自己.......

便成突破谢戎秘密的关键。

陈澜苍白的脸上颤抖了一下,开始在马上猛烈摇头狂笑,偏偏口中又被一团布所堵,吼笑声闷浪粗哑,跟在他身边的孔继维本就一夜未睡,听得已然烦躁。

几次让他住嘴。

他却笑得更狂。

孔继维终忍不住一扬马鞭,朝陈澜身上抽去,“一介平民,有私藏禁药之嫌,不低头求恩,还胆敢在朝官面前大笑放肆!”

萧瑜张开唇,方伸手想制止已是来不及。

一道手指长的血痕自陈澜的脸上绽开,他失了平衡从马上翻滚摔下,之后就不再动了。

孔继维这下慌了,见萧瑜黑着脸下马:“这......大人,他实在太嚣张,我一时生气才.......”

萧瑜摆手,第一时间让人查勘陈澜伤势。

怕他呼吸困难,萧瑜命司隶解开了口中那团布。

他也在这时突然睁开眼,眼中的决绝直直射向赶来的萧瑜,刺入其脑门正心。

萧瑜心下猛落,方料到他要做什么喊了声“且慢”,那陈澜已经立咬了舌。

人脸歪了去,眼并未闭。

血自口洞边流出,泅成一条可怖的细河。

“啊!”

孔继维连连后退几步,惊吓得说不出话来。

萧瑜良久才站起身,挺拔的身子也终有了些弯曲的弧度。

“将此人带回廷尉府安置,我们,”他仰头梗了一下,“我们还是要回去面见陛下。”

司隶府的人马拉着陈澜走了。

待人都走了干净,立在人群之后的宋寄,才动了动自己已有些僵硬的手脚。

一个来看热闹的孩子撞着了他,他面无表情,那跟上来的妇人向他赔礼,他亦不应。

“真是怪人......”

宋寄恍若未闻,一直僵硬着走至那辆马车下,想要说什么,里头的人告诉他:“先上车。”

太冷静了。

萧澄在百安堂出事,陈澜第一时间将萧澄控制住了,人流拖了萧瑜片刻,争取到了时机。

等他再去,萧澄已转移至他们手中——就昏迷在这车的暗格。

谢春深望了上来的宋寄一眼,为防止萧澄憋死,他先是反手将暗格推开,之后才垂眸道,“你将才在外看到了什么?”

“郎君不是已经猜到了?”宋寄言语悲戚。

“他是你的老东家,现在,你恨木芝么?”谢春深沉声问。

车内的气氛一瞬阻滞。

然,宋寄只是摇了摇头。

他从不去议论和干涉谢春深的想法,半生都只做一道影子,也知陈澜面上是为谢春深,实则始终忠于、受制于太尉段渊。

如今陈澜因谢春深被木漪倒打一耙,丢车保帅而自尽,段渊想必也会对谢春深的疏忽有所埋怨,只不过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事情了,宋寄管不上。

他当下除了悲愤,还有些理不清、看不透的茫然:

“就一定要这样么?”

谢春深发出极冷极淡的二字,评判,“你起了异心。”

宋寄懦着声,说着自己憋了很久,又一直无法直接表达的话。

“您跟她是解不开的结。昨日郎君赢她一次,损她金银财宝,今日她又赢郎君一次,让郎君您良马失蹄。”

他突然抬起头来,陈述,“郎君与她既然彼此了解,这般相杀必然两相亏损,若能携手荣辱与共,同舟共济,便能双作赢者,更无一人再需似今日这般牺牲!”

这番话,谢春深听的有些急恼。

他捡了那“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听到耳朵里去,脖上青筋凸起,咬声质问宋寄,“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你以为我跟她之间是在谈一桩婚事吗?!”

宋寄知自己措辞一急之下有些不当。

但既然谢春深扯到了这层意思上,他继续不要命地说,“是,若郎君能俘获她心——”

“你住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