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准备(2 / 2)

加入书签

比如赵丹老师的电影《马路天使》里,他所扮演的鼓吹手住在鸽子笼里,生活条件很差,可依旧每次出去前会把皮鞋擦得能映出人影来。

还有风靡全国的“假领子”就是魔都的特产,这玩意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片布再加一个衣领,但穿着却能让人看上去和穿了件挺括的衬衣没区别,而且价格不贵又好洗,无论男女都会买上几件轮流换着,瞧上去非常体面的样子。

所以林莹仔细想过,这些东西一旦到了魔都要卖就必须找一个既热闹又年轻人多,而且还可以摆摊的地方。这两天林莹骑车一直在外面转悠,就是在寻找合适的卖货地点。

可转来转去,林莹却发现热闹的地方有,可以摆摊的地方也有,年轻人多的地方也有,可要三者结合起来的地方却很少,大多都不合适。

沿着霞飞路一直往西骑,林莹时不时拐到边上的小路转悠了一圈,结果却依旧不乐观。

她看了好几个地方,最好的一处也只是差强人意,等她一直骑到华亭路的时候,林莹停下了车,目光朝着面前一条并不长的小马路望去,最后依旧轻叹了声。

华亭路,在林莹的记忆中曾经是魔都最有名的服饰小商品市场,曾经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被称为“中华第一街”。

九十年代末期,华亭路搬迁至往东不远的襄阳南路,重新开设了襄阳南路市场,非但没有萧条反而更热闹了,名气从国内直接传到了国外,就连当时不少国外的大明星甚至大人物来魔都都会特意跑去逛上一逛。

可惜,现在的华亭路市场还不存在呢,这条未来名气很大的小马路眼下空荡荡的,和附近的街道没什么两样。甚至相比往东几百米的霞飞路繁华区域,这里更显得格外萧条,除了几个路过的行人和住在这里的居民从街上走过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这让林莹很是失望,在华亭路市场还没出现之前,林莹一时间也想不到应该去哪里摆摊了,难不成就从自己这几天观察过的几个地方中挑选一个虽然勉勉强强还行,可在林莹看来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可她又不知道华亭路市场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时间不等人,也不可能傻等着吧

微微摇头,林莹继续骑着车离开了,从前面左拐沿着另一条路走。向前骑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周继业曾经卖老母鸡的菜场附近,既然都路过了,林莹打算顺道去老文的摊位转转,也有好几天没见老文了,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

到了地方一看,老文正坐在摊位后面打瞌睡呢,身上套着一件橡皮的围裙,面前的摊位上摆着划鳝丝的案台,两个装热水的大桶摆在左手边,右手边还有一个盖子盖着的木桶,里面应该就是他平时售卖的鳝鱼。

“文哥!”

把车停下,林莹朝着老文喊了一声,这家伙正睡着迷糊呢,听到喊声这才朦胧睁开眼,揉揉双眼茫然地四处张望,见他如此,林莹忍不住就笑了。

“这呢,文哥!”

“哎呦,是林妹妹来了啊!”老文一个激灵回过神,终于看见了骑着车一脚踩地一脚踩在踏脚板上的林莹,连忙起身热情招呼。

“今天怎么跑我这来了你可是稀客啊!来来来,来这边。”

林莹下车,推着车转到了摊位后面,放下撑脚把车停好,看了眼老文的摊位笑问:“前面出去转了转,回来正好路过,文哥,生意怎么样”

老文苦涩摇头,从裤兜掏出烟点上:“还不如以前的一半,这几天来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了,抢生意抢的厉害,这买卖现在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不也一样,要不也不会把之前买卖给关张了。以前就一个摊,现在冒出来这么多,生意都给分流了,能好才怪呢。不过暂时先这样熬着吧,等阿庆哥他们回来说不定就有办法,对了,阿庆哥那边给你来过电话没”

“我家没电话,就算要打也是打到前头的公用电话,长途不方便也不便宜,没来过消息,不过算时间他们应该到岭南了,小令给你来电话了没”

林莹摇摇头,老文以为她来是问这个事的,生怕林莹担心安慰道:“你放心好了,他们两个大男人出不了事,你家小令身高马大,光是这块头一般人就扛不住,阿庆就更不用说了,他十六岁就去了东北下乡,老道的很,在外面经验丰富,而且羊城那边又有他的战友在,他们在一起绝对不会出事,说不定等几天就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