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章 集邮(1 / 2)

加入书签

第76章 集邮

等到滑稽戏表演完,紧接着就是姑苏评弹了。

一男一女抱着琵琶和三弦琴上台,在乐声中用着姑苏口音说唱起了评弹。

林莹依旧津津有味听了会儿,直到一曲结束她和其他人一样拍手鼓掌叫好,这才想起不知不觉中已在这站了近半小时了。

离开茶室,林莹和老文继续沿着走廊往前走,没一会儿就到了靠近西宫后门的地方。

这里位置虽然略偏些,但人也不少。

可相比西宫的其他地方,这边却年轻人略少些,更多的是三十四岁的中年人,这些人手里不是提着个包就是拿着几本厚厚的册子,或站或坐,聚在一起相互交谈着,还翻开册子津津有味地看着。

“这是干嘛的”林莹远远瞧着稀奇,忍不住问老文。

“我瞧瞧!”

老文伸长脖子朝着那边看了两眼明白了:“这边应该是交换邮票的地方。”

“集邮”

这个名词林莹听过,但不熟悉,毕竟在她那个时代集邮已不成气候了,玩邮票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邮票发行量也越来越大,这种类似于收藏的市场一旦萎缩,失去了需求,就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

但林莹也听说过邮票这玩意曾经在八十年代到两千年初期,也就是将近三十年的市场中火红一时,一张小小的邮票往往其价值远超出它本身的价格,成为无数人的追求。

对了!还有大名鼎鼎的第一代生肖票,其中猴票曾经在2011年拍出历史最高价,单枚12000元。

要知道它的面值可只有八分啊!短短31年的时间,就涨了十五万倍,简直离谱。

可惜,2011年的最高价可以说是邮票市场最后的辉煌了,之后邮票市场就开始走了下坡路,随着邮票价格不断下滑,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少。

突然间林莹想起了一件事,今年不就是1980年猴年么这么说来,今年就是第一代生肖票猴票的发行年份

顿时起了兴趣,林莹朝着那边走了过去,到了近前正见两个男子手里翻看着一本集邮册,脑袋凑在一起相互交谈着,她站到一旁装成路人望向另一处,却竖起耳朵凝神听了起来。

“你这套长江大桥品相还不错,打算怎么换”

戴眼镜的中年人手里拿着邮票镊子,取出对方集邮册里的一套邮票仔细看了半天,除了看正面外,还看边上的锯齿,更翻过去仔细瞧后面的背胶,等确定没问题后他抬头问对方。

另一人略微年轻些,看起来和老文差不多岁数,指着中年人手里的集邮册道:“我要换你那套红灯记!”

“换我的红灯记”

中年人下意识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不由得笑了起来:“阿弟啊!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拿一套长江大桥就想换我的红灯记搞笑呢”

年轻人微微涨红了脸,他也知道这两套邮票的收藏价值不相等,连忙指着自己集邮册里的一套四方联道:“我再加这套四方联,这总可以了吧”

中年人定睛一看更哭笑不得,对方的四方联是刚出来不久的生肖猴票,这玩意他要来干嘛

猴票现在根本不值钱,现在邮局就有卖,要多少有多少,一枚也就八分,别说四方联了,就算是再加两套四方联又值得多少

“阿弟,你还是自己留着玩吧。”中年人一摆手,把对方的集邮册往年轻人手里一塞,转身就要走。

年轻人瞬间就急了,他早就看中了对方的那套红灯记,这套邮票自己找了好几天了,要是对方就这么走了,下次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遇上品相这么好的呢。

“等等阿哥,再商量商量,商量商量嘛!”年轻人苦苦哀求。

“阿弟,不是阿哥不和你换,是真的没商量啊!你那一套长江大桥再加这猴子四方联就要换我的红灯记这不是开玩笑么你去全魔都随便打听打听,我这红灯记可是稀罕物,尤其是像我这样品相好的外面可不多。这个换法实在是不行,要不你找其他人问问我是绝对不肯的。”

“再商量!再商量!”

年轻人陪着笑说,见中年人一个劲摇头,他想了想一咬牙凑近对方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原本打算直接离开的中年人被他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停下脚步将信将疑朝着年轻人望去。

“阿弟,你刚才说的是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