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一章 运机筹暗施阴毒计,断贪案明刑弼教治(1 / 2)

加入书签

孟长沐回到太医院时,正逢院使段以恒从慈宁宫请脉回来。孟长沐忙见了安。

段以恒思及方才太皇太后信口随言,遂问:“皇上安排你照料玥宝仪的胎事,可安好吗?”

孟长沐一一回了脉象药材之事,也拣着适间绛茗轩所语说了几句,无有不好。

段以恒闻此点头,提点了几句,便去了御药房,命医士给慈宁宫按药方送了药去。

而孟长沐虽行事应对如常,面上并无不妥之处,却抑不住适才于绛茗轩时心底亦是浪涛滚滚。昔往见她时,他虽一贯漠容冷语,句句只提利害之事,究竟不是铁石做的心肠,只是明白世事无常,强压着罢了。

他神伤不过一刻,便复理了愁绪,他走到自己的矮案前,铺纸研墨,写下了两张药方。一张是写给玥宝仪加了两味去火药材的安胎药方,字迹平整,是他一贯的行楷之体;另一张上却写着笔势连绵的今草,俨然不似出于一人之手。

他将那张今草行书的药方纸脚处折了三道痕,用笔尖点了极小的一滴墨,这是给皇帝诊治头风的方子。宫里只有他与皇帝身边的近侍知晓此事,绝不可泄露。

孟长沐才将两张药方装好,却听得身后传来一声呼唤:“孟长沐!”

他回头一看,只见解安迟正正倚着药柜,手里来回扔掷着一枚玉扳指,挑眉道:“方才院使说,御药房说缺了味白芨,你去核对下库存。”见他眉峰微蹙,解安迟又添了一句,“晨时唐福宫里还差了人来太医院要白芨粉,你若磨磨蹭蹭的误了意贵妃娘娘的事,院使大人可不会轻易饶过你。”

孟长沐知他仗着院使的风头在太医院跋扈惯了,且品阶是上又压了他一等,也不愿同他费口舌之争而徒增麻烦,只淡声道:“玥宝仪那里还等着微臣送方子去,待回禀过宝仪,微臣便去库房核对。”

常怀修正应段以恒之命拿了药方欲去送往慈宁宫,听到他二人之言便道:“孟大人,我正巧要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送了药方去,不如顺道帮你把玥宝仪的也送了。”

孟长沐犹豫片刻,又听解安迟道:“既有常医士替你跑了这份差事,孟大人也不必推诿了吧?莫不是要因捧着绛茗轩而轻视唐福宫了?”

孟长沐听他戏谑,虽有不豫,却也应了常怀修之言,复又道:“绿封中的药方是玥宝仪的方子,黄封中的药方是给瑾修仪的,只是其中有两味药我还需斟酌,暂且莫动。”

常怀修自是应下。孟长沐与他共事几载,也知他做事稳妥,遂不再挂心,往御药房而去。

不过一刻,太医院后的小书房便传来人声:“得手了。”

女子朗朗一笑:“辛苦小大人了,今日之行,娘娘不会亏待你。”

一道男声低低道:“今日事若成,是姑娘献计在先,我不敢冒领。只求娘娘能照应些家中弟妹,微臣感戴不尽。”

“小大人会心想事成的。”女子笑声渐渐远去,不知去往了何处。

相较于后宫表面的承平,前朝却是越发的不安宁。仲夏甫入不久,朝野便掀起了滔天巨变。

户部尚书袁政得帝命秘往岭南。其乔装商贩,遍历梧州、雷州诸地,凡历三月,屡遭阻挠甚至暗害,终得查实。归京之日,携账册、供词百余卷,皆为贪腐铁证。案中首恶,乃平国公海孺安之子海士诚。海孺安为帝师,受封国公,深得帝信,却纵容其子勾连梧州府尹张启年、盐运司使王怀安,垄断盐市,强征苛捐,至当地农户屡生因缴不起重税而弃田逃亡者。

海孺安虽未亲手染指贪腐,然而海士诚每倚其名号横行,却知情不阻,甚至借职权为其遮掩罪证,纵容之实昭然。唯有盐运司账房周砚棋,昔年为王怀安所迫伪造账目,心却向正,兼之府尹张启年强占其女,而长子周邈欲进京告御状时却被王怀安派人溺于河中,悲愤之余逢皇帝亲信秘访查案,遂宁冒灭门之险向查案官员袁政献出真账,尽揭盐运司十年侵吞盐税之弊,实为查案关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