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六章 封六宫皇恩宣紫禁,谂情实妃辞解心曲(1 / 2)

加入书签

公西韫微微挑眉,不置可否:“你所言倒是,宫中许久未有喜事了。且从府里出来的嫔妃们自朕登基后,也未再晋过位分,如今趁着新年,便连去岁才入宫的新人一起封了罢。”

他展颜一笑:“此事交由你去办,朕不会多加置喙。内宅之事,理应如此。朕,很放心。”

说话间,他抬手亲自为皇后续上了茶水。氤氲的热气从杯中缓缓升腾上来,皇后微湿了眼眶,她的面上现出莞尔的笑颜,颇有些动人的意味:“臣妾谨遵皇上旨意。”

有了皇帝的旨意,皇后心里有早有思量,因而大封六宫的懿旨很快便传了下来。

高位的嫔妃,如意贵妃,令淑妃,虽在位份上未有进阶,却也得了诸多赏赐,且意、淑二人育有皇嗣,亦得公主皇子之例。

此外,嫔位中璇昭仪晋璇妃,卫修容晋卫昭仪,而婕妤中除新人瑾婕妤得封瑾修仪,另有三位婕妤分别升为淑仪,淑媛,淑容,皆为从太子府出来的老人。资历虽足,只因家世不显,才貌不卓,故而在后宫中一直不算出众。

贵人之位上只有两位,裴贵人与去年秀选进来的苏贵人,二人依位顺封了婕妤,倒无可甚言。

往下便是四位宝仪,也依着升了贵人之位。只是许清宜因资历久些,又素来恭顺温良,于上于下挑不出一点儿错处来,皇后尤为顾念了她两分,赐了封号“章”,意为淑质礼恭,体仪文毓。虽不在众人意料中,却也合于情理,且许清宜为人又素来温默安然,不为人留目,故而此事只在静水中泛起了一丝小小的涟漪,便也罢了。

再其后的美人、才人、御女之流也都依其位份得了封赏,并无可言。

待懿旨送去了六宫,虽是大封,但到底是位份提了,相应的封赏也会比往日多些,除心里淡泊对此不甚上心的,宫里自还是高兴的居多。

宋湘宁领绛茗轩的宫人于院中谢了恩,她微微抬眼,兰若便上前给传旨的太监们各塞了荷包。有一个小太监面相年轻些,看着鼓鼓囊囊的荷包有些推辞,并不敢收下,兰若笑着道:“大冷天的,劳烦公公们跑这一趟,我们宝仪素来体恤宫人,便是平时绛茗轩的宫人跑腿做活儿的也没少了打赏。不过是两杯酒水钱,公公不必放在心上。”

领头的太监笑眯眯道:“姑娘说的是,玥宝仪向来宽仁待下,行事大方。凡是来过绛茗轩的宫人谁不夸着宝仪,便是皇后娘娘提到宝仪,也是赞不绝口呢。”

宋湘宁脸上轻轻笑着,搭了两句,见几人告退,又盈盈吩咐兰若:“兰若,送送公公们。”

待人走后,一旁的篱落眉开眼笑道:“虽是后宫大封,但只要是升了位份,想来境遇定然是比从前要好上些许。这也是宝仪复宠后的又一桩美事了。”

篱落素来是心直口快的性子,她心里高兴着,便说了出来。

雪信稳重些,规规矩矩地给宋湘宁道了喜,但眉梢亦是高高地扬了起来。

宋湘宁也未扫她们的兴,含笑道:“确实是喜事一桩,你们平日里伺候我也是辛苦,方才公公送来的赏赐物件送入库房,留着以后打赏,银子便由你们分了罢。”

说着也抬眼望向小禄子,小安子,面容和煦:“自然也有你们的份。”

院中几人听了自是欢喜不尽,忙不迭地道了谢,又闻宋湘宁说要去聆书院看看新晋的章贵人,自乐得听吩咐去收拾了。

这日从坤宁宫请过安后,宋湘宁同许清宜相携着往外走去。按着宫里的规矩,宝仪下的位份是不能坐着轿辇来给中宫请安的,从前许清宜虽可乘辇,但因与宋湘宁相好,常常是一同来去,又不好一人乘轿,一人信步,故而她便也舍了辇舆。而今二人升了位份,都得了乘辇之制,倒是不必再迁就。

二人出了宫门,至轿辇处,正欲上轿时,却忽而听得身后传来一声:“玥宝仪。”

回头一看,来者倒并不熟悉,是杏华阁的瑾修仪。

虽说与宋湘宁是一同进宫,但二人身份悬殊,瑾修仪又素来是个清冷孤傲的性子,与谁都不亲厚。除了在皇后跟前能交付几句,其他人她更是连面子都懒得应付。偏她又算得是皇帝的表妹,且进宫以来圣宠又是优渥,旁人便是有心不满,也无由置喙。

由此种种,宋湘宁同她并无甚交情。如今听得这一声,除初有些惊诧外,她心里倒是很快便思量了到,遂对许清宜扬着笑道:“天还冷,姐姐的身子禁不得风,不若先回去罢。想来瑾修仪要同我叙上些话,我便等迟些走。”

许清宜也不多言,轻轻点了点头,转身上了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