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四五八章 变局(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暗河之中,慕容青沉默的泡在黑暗冰冷的河水之中。

前方兵士已经传来了令人恐怖的消息,出口已经被大石堵死了。没有人有办法搬走退开那些巨石,几名兵士尝试了几次之后,绝望的放弃了。

慕容青此刻当然明白,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慕容麟堵住了出口,那狗贼果真干出了这种丧心病狂之事,而自已也愚蠢的配合了他们。

水面在缓慢的上涨,即便仰着头,水也到了嘴唇下方。荡漾的水面不时漫过口鼻,不少人呛水开始咳嗽。

“怎么办?怎么办?”

“我们要死在这里了。”

“呜呜呜,我不想死在这里,我不想死的这么窝囊。”

“阿爷,娘,儿不孝,要死在这里了。今后你们要自已照顾自已了。”

“……”

暗河之中传来绝望的哀嚎哭泣和叫嚷,每个人都明白发生了什么,都知道眼下已经是死路一条了。这种时候自然是最为绝望和痛苦的时刻。

“哭什么?我大燕男儿,何惧一死。回头,冲进城去,和他们决一死战。”慕容青大声吼道。他的声音凄厉而恐怖。

“狗贼慕容麟背叛我大燕,陷害了我们。我们当中必须有人要活下去,将消息禀报朝廷,禀报陛下。哪怕是活着冲出去一个人,也要全力争取。否则,我们将死的不明不白,让慕容麟逍遥在外,蒙蔽陛下,造成更大的损害。”慕容青大声道。

“对对对,回头进城,死战到底。总好过死在这里。”

众兵士纷纷叫嚷,所有人开始掉头。城墙内侧,激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数百留守的弓箭手短暂的阻挡了魏军的进攻,但随着魏军弓箭手的逼近和压制,几百名弓箭手根本抵挡不住。

箭支很快耗尽之后,魏军骑兵和步兵已经蜂拥而至。那数百弓箭手和尚未进入暗河的兵马正在全力和魏军肉搏。

数百名兵士从暗河之中退出之时,战斗已经完全是一边倒的架势。冲出来的浑身湿漉漉的兵士们来不及庆幸重见天日,便立刻加入厮杀之中。

慕容青爬上了堤坝,来不及喘息,便提着长刀带着百余名亲卫向着唯一的出路杀出去。在他的带动之下,仓皇无计的千余名燕军呐喊着义无反顾的冲杀而去。面对着魏军的骑兵,大量的弓箭射杀,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硬扛,将一切置之度外。

慕容青状若疯虎一般砍杀着对手,向前猛冲,他身旁的兵士不断的倒下,人员不断的减少,但这没有让他停下脚步。他没有别的想法,只有杀出去一个念头。

在他的带领下,燕军虽然死伤惨重,但却也将对方杀的人仰马翻,神奇的将对方迫退百步的距离。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拓跋仪下达了命令,后续一千骑兵从前方冲来,这些生力军顿时遏制了疯狂的燕军,将他们的冲击阵型冲的七零八落。

慕容青已经深入到了出口附近,此刻他的身边只剩下了不到百余人。周围已经全部是魏军的骑兵,到处是已方兵马死前的惨叫声。

慕容青的长刀从一名魏军骑兵的胸腹处抽出,这已经是他杀死的第六名骑兵了。面对高高在上的骑兵,居高临下的对手,他已经做的很好了。但面前这名骑兵临死前居高临下砍落的弯刀还是重重的砍在了他的手臂上。

剧烈的疼痛让慕容青叫出声来,左边身子一空,半截手臂掉落在地上。慕容青发出凄厉的惨叫,身子摇摇欲坠。

“大司马……你怎样?”身旁十几名亲卫连忙围拢过来查看。

慕容青吼叫道:“莫管我,杀出去。不要停留。杀出去。哪怕只有一个也好。”

慕容青说罢,踉踉跄跄的举着长刀继续往前冲去,断了的左臂处,血液如泉水般喷撒一地。

众亲卫目眦尽裂,知道无法救援,咬牙转头向前冲杀而去。慕容青摇晃着冲出几步,迎面两骑冲来,慕容青挥刀便砍,一名骑兵冷笑一声,手中铁骨朵挥出。慕容青意识模糊,根本没有避让,任凭铁骨朵击打在头侧。骨头的碎裂声响起,湿漉漉的长发在黑暗中飞舞起来,脑浆鲜血泥水在空中抛洒开来。慕容青哼也没哼一声,整个人像个破口袋一般倒在地上。两骑战马扬踢践踏,踩在他已经失去灵魂的尸体上。

四更时分,攻城作战偃旗息鼓。城内的战斗也全部平息。在南城城头高高悬挂的慕容青的尸体让所有燕军兵马胆寒惊恐。魏军将尸体抛下城墙,燕军攻城兵马得到了慕容青的尸体,证实了慕容青已经阵亡的消息,斗志全消,随即立刻停止攻城。

领军将领慕容镇等人事前根本不知道慕容青计划的细节,他们愤怒的向归来的慕容麟询问,因为只有慕容麟和大司马一起前往三台,他必知道此事。

慕容麟回到大营之后,慕容镇等人立刻将他围堵,一个个态度强硬的要求他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

慕容麟神情悲痛之极,他看到了大帐之中停放的慕容青的尸体,痛哭失声。掀开慕容青身上盖着的披风,看到慕容青头脸碎裂,双目凸出,死状极惨,心中也自心惊。

将慕容青的可怖遗容遮盖之后,慕容麟才擦了眼泪,转向众人,开始叙述事情的经过。

“大司马昨日凌晨见我,突然询问我关于城西北暗河通向城内的事情。我如实的告知情形。大司马于是让我随同他一起前往查看。攻下三台之后,大司马命人查看了暗河通道,随后我才知道大司马意图从暗河进入城中,进行里应外合夺城的计划。我随即向大司马提出,若要潜入城中作战,我愿领军前往,大司马不可亲身犯险。但大司马不肯听从,说他亲自领军进城作战方可安心。我建议此事当同诸位商议而决,大司马却说,这件事无需声张,以免消息走漏导致计划失败。不仅如此,大司马甚至要求我不得离开三台,不许我对任何人提起此事,我只能遵命而为。诸位,你们迁怒于我,却也并不冤枉我。我本该全力阻止此事的,可是我没能劝说大司马放弃这个计划,实在是不该。此事我自会详细的向陛下上奏原委,向陛下请罪的。”

众将领面面相觑。如果慕容麟所言是实情的话,那么这件事可怪不得慕容麟。慕容麟只是按照大司马的要求行事,并且进行了劝阻。

但慕容镇等人并不信任慕容麟的话。

“赵王,我等并非怪责于你,但此事太过蹊跷。有两件事请你解释一番。第一,既然此事如此隐秘,我等都未被告知,敌军又是如何知晓的?据我们所知,敌军于城西北设伏,还是在我们南城猛攻的情形下,对方如何预先得知消息的?第二,敌军既然设伏,大司马等人得知后必然会选择退出密道原路返回。为何,没有任何一人逃脱?请赵王给我们一个解释。”慕容镇等人逼问道。

慕容麟皱眉冷声道:“尔等此言已然涉及对本王的攻讦,似乎在怀疑本王通敌是么?如果你们是这么想的话,这便是最为严重的指责。若尔等没有证据,胡乱对本王攀诬的话,本王将上奏陛下,讨个公道。届时,诸位要为你们的信口攀诬付出代价。慕容镇,你回答我,你到底是何意?”

慕容镇想了想,拱手道:“赵王息怒,我等并非是怀疑赵王,而是想知道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赵王切勿多心。”

慕容镇等人倒也确实不敢太放肆,论官职身份地位,慕容麟可比他们高多了。怀疑虽然怀疑,但无证据的情况下却是不敢造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