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八章 变局(二合一)(2 / 2)
慕容麟摆手道:“你们怎么想的,本王并不关心。清者自清,攀诬本王,本王是绝对不会轻饶的。但尔等所言的疑问,本王也甚为困惑。适才我也苦思良久不得其解。不光是你们怀疑本王,本王也怀疑是我军中出了奸细,通风报信所致。当然,本王也无凭据。另外一种可能,便是魏军本就知道密道之所在。暗河密道乃曹魏之时所修建,知者甚多。我大燕于邺都之时曾加以修缮,工匠官员知道的不少。此番为敌所占,难保秘密不泄露,或有投敌官员告知。晌午攻占三台的行动,可能会让城中兵马警剔,故而派兵设伏。本王个人认为,后者可能性很大。”
众将领微微点头,觉得此言不无道理。
“至于为何大司马没有率军退出。我的猜测是,敌军冲散了大司马的兵马,占据了城中暗河出口,故而大司马等人无法原路返回。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原因。大司马无奈之下选择往城里冲杀,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城中。哎,谁能料到是这样的结局?真乃痛煞我也。”慕容麟叹息道。
众人沉默不语,虽然总觉得事情蹊跷,但这可能是目前唯一可能的解释了。对方既知道又暗河进口,进攻之际,自然要将进口占领,让慕容青等人失去退路。这也是常理。况且,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可能呢?以慕容青的勇猛无畏的作战作风,他遭遇伏击之后必然选择死战,所以战死沙场的结果一点也不让人惊讶。
“诸位,事已至此,其他的事情暂且放下。眼下我们需要做的是立刻处置后续之事。朝廷命本王和大司马共同领军,如今大司马战死,本王当仁不让,有责任收拾残局。诸将听令!”慕容麟挺胸沉声道。
慕容镇等人迟疑片刻,终于纷纷拱手道:“末将在!”
慕容麟点点头,喝道:“眼下情势,大军已不宜继续作战,士气低落,敌军随时可能有兵马增援前来,大军当即刻撤回滑台,听候朝廷圣旨。诸位可有异议?”
慕容镇等人点头道:“该当如此。遵赵王之命。”
慕容麟道:“好。慕容镇,你率三千兵马护送大司马灵柩先行回滑台,向陛下禀报此间情形。”
慕容镇躬身道:“末将遵命。”
慕容麟继续道:“慕舆皓,我命你率一万兵马断后,掩护大军撤离。”
慕舆皓出列,大声道:“赵王放心,末将定保证大军后撤安全。”
慕容麟点头,对其余人道:“其余诸将,即刻回营,整顿兵马。辎重器械一概丢弃焚毁,轻装行军。今日午时之前,务必赶到渡口渡河撤军。不得有误。”
众将闻言纷纷躬身应诺。当下所有人开始行动起来,燕军所剩的三万兵马顾不得疲惫开始行事。凌晨时分,大火在城外熊熊燃烧。大量的投石车攻城器械以及车辆物资被点燃烧毁。这些辎重会大大的影响行军速度,但又不能留给敌人,所以烧毁是唯一的选择。
其后,中军一万多兵马开始撤离。在此之前,慕容镇率三千兵马已经出发赶往黄河渡口。
天明时分,拓跋仪在城头看到了燕军撤离的情形。手下将领询问是否出城追击,被拓跋仪断然拒绝。
“此番取胜,乃是侥幸。敌军之中有人通风报信,否则被燕军进入北城之中,后果不堪设想。若还不知足,便是自找麻烦。你们瞧,对方前军未动,上万兵马阵型齐整,这便是防范我们出城进攻之举。燕军虽败,但并未混乱,不可妄动。不过,话说回来,燕军内部必有巨大的嫌隙,不惜向我们通风报信,让其主将死于城中,可见燕国内部矛盾重重,气数将尽,他们应该很快便要生乱了。当此之时,用不着我们去进攻他们,他们自已便要完蛋了。”拓跋仪对几个儿子和众将说道。
众人闻听,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
五天后,慕容麟率领大军顺利渡河,退回滑台。而于此同时,魏军于柴壁大破姚秦兵马的消息也正式传来。一时间,整个大燕上下一片恐慌。
慕容德已经病了三天了。自从慕容青的尸体被护送回滑台之后,慕容德看到了慕容青的凄惨死状之后,当晚便病倒了。
对于慕容德而言,慕容青之死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器重信任慕容青,委以重任。这么多年来,慕容青也展现了他的能力和忠心,对慕容德忠心耿耿,从不抱怨。大燕军中有慕容青这样的人,慕容德可以高枕无忧。
但是,现在慕容青成为了一具死状极惨的尸体,而正是自已决意响应姚兴的邀请出兵,导致了此战失利,失去了慕容青。慕容德心中极为自责和后悔,已经年过古稀之年的慕容德经受不住这样的冲击,所以病倒了。
根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透露,慕容德这一病颇为凶险。卧床不起,水米难进,身子颇为虚弱。上上下下都很担心。眼下刚刚吃了败仗,慕容青战死,大局又不乐观,陛下又重病,整个大燕上下的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慕容麟回到滑台的当天,重病的慕容德召见了他。
在滑台皇宫低矮的寝殿之中,慕容麟见到了病卧在床上的慕容德。见到慕容德的第一眼,慕容麟吓了一跳。因为,慕容德形容枯蒿,面色暗黄,双目混沌,已经像是个一个活死人了。
“叔皇,你龙体怎样?这才数日未见,叔皇怎病至于此?”慕容麟关切之极的问道。
慕容德摆摆手,叹息道:“贺麟,朕怕是过不去这一关了。朕已古稀之年,倒也不怕这些。只是我大燕国祚不稳,社稷在飘摇之中,这才令朕放心不下。朕死了也就死了,若是大燕社稷不能保全,朕便是死了也不能瞑目了。”
慕容麟忙道:“叔皇莫要这么说。只要好好调养,请名医前来医治,当可复原。叔皇切莫悲观。”
慕容德苦笑点头,轻声道:“借你吉言吧。贺麟,此番你能保全大军,及时撤回,朕很欣慰。哎,慕容青有负朕望,四万大军攻邺城未果,自已反搭上了性命,真是让朕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眼下局势反复,朕接到消息,柴壁之战,姚秦惨败,魏军已经攻至蒲阪了。局势已经不妙了。这越发显得你及时撤军保全大军的明智。好歹,我大燕还保全了三万大军,若秦军报复,我们还有一战之力。”
慕容麟忙道:“此乃臣份当所为之事。慕容青为大燕捐躯,陛下也莫要悲伤。大司马是为了大燕而死,死的其所。”
慕容德点头道:“是啊,是啊。朕不该苛责于他。事已至此,朕有些事需要向你交代交代。朕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能撑几日,朕必须要交代好后事。眼下朕能够商议的人,除了贺麟之外,便谁也不成了。贺麟,自打你来到朕身边,朕待你如何?”
慕容麟心中一动,沉声道:“叔皇待贺麟如亲子一般。自父皇驾崩之后,贺麟心中早已视叔皇为父了。”
慕容德呵呵一笑,叹息道:“你能这么说,朕很欣慰。朕确实视你为子一般。皇兄突然驾崩之后,大燕局势崩坏,魏国攻击如火,大燕危在旦夕。若非你和朕一起支撑局面,朕都不知道局面会坏到怎样的程度。有你在朕身边,朕心中也更放心些。你文韬武略皆非他人能比,才智高过他人许多。朕对你一直是看重之极的。”
慕容麟低声道:“叔皇谬赞,贺麟愧不敢当。贺麟还有许多做事欠周全的地方,甚为惭愧。”
慕容德摆手道:“世上哪有完人?你已经很好了。贺麟,朕膝下无子,早就视你为子。这两日,朕一直在想,朕此次这病,或许难以医治。所以,这继位的人选,必须要早些敲定才是。贺麟,你说朕考虑的是也不是?”
慕容麟的心脏噗通噗通的猛烈跳动,仿佛要从嗓子眼蹦出来。听慕容德这话意,难道说他属意自已不成?原来解决了慕容青之后,居然带来这样的效果,这可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叔皇,这件事……贺麟不敢多言,一切听凭叔皇安排为好。”慕容麟嗓子眼干巴巴的,说出这句话的声调都已经变的怪怪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