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一章 西进(二合一)(1 / 2)
“主公,出大事了。江陵城破,桓玄被杀了。”气喘吁吁的苻朗甚至来不及下马行礼,便大声嚷嚷了起来,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度。
李徽愣住了,半晌之后,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好啊。”李徽大声道。
“主公,你还叫好?此事有什么好?刘裕这厮这么快便得手了。此事对我们大不利。”苻朗气急败坏的叫道。
李徽笑声停歇,点头道:“确实,他能这么快得手,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刘裕果然是有些本事的。这才出兵一个月,便已经破了江陵,杀了桓玄,确实厉害。不过,跟我们有什么干系?”
苻朗苦笑道:“主公,你也莫装糊涂了。你明明知道刘裕讨伐桓玄的目的何在。他是要借此壮大实力,建立德望。这厮倒是会浑水摸鱼,桓玄明明是我们重创了他,被我们赶回了荆州,实力大损。如今好处倒被他给得了。如此一来,他刘裕岂不是成了匡扶社稷,铲除逆贼的大功臣了。这厮着实可恶,贪天之功,投机取巧。他此番得手的话,岂不是名望功劳要在主公之上了。主公却还叫好,当真令人费解。”
李徽笑道:“元达,这难道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么?之前刘裕要西进讨伐桓玄之时,我们便预测他会成功。只是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便做到了,这一点倒是让人意外。说说,具体情形如何?你的人定然打探的极为详细。先说说情形,再商议对策。”
苻朗吁了口气。见李徽似乎只是惊讶,并没有其他的情绪,苻朗也意识到自己太沉不住气了。主公不急,自是早就预判,想必他也必有自己的计划吧。
苻朗平静下来,当下策马和李徽并肩而行,在归途上详细的叙述起他所知道的具体情形来。
……
事情还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八月初,刘裕提出了西进讨伐桓玄的奏议,请求率兵马将桓玄残兵占据的荆梁益宁等州全面收复,将桓玄及其余孽彻底铲除。
再得到了朝廷的首肯以及征询李徽的意见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刘裕迅速的展开了行动。他迅速的集结了手头的所有兵马,得兵马步骑兵十万,水军万余,战船百艘西进进攻江陵。
若是在以往,以荆州桓氏兵马之雄壮,水军之精良,这么点兵马是根本不敢对荆州有什么想法的。在荆州兵力鼎盛之时,光是荆州水军便足以将来犯之敌横扫。
但今时不同往日,桓玄从京城败退之后,又在寻阳和峥嵘洲连番大败。桓玄几乎是只身逃回江陵。
虽然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桓玄又集结了数万兵马,看起来似乎稳定了局面。但是,这新集结的兵马以残兵败将为主,强拉强征了许多壮丁加入。水军只有区区数千人,而且都是些破烂战船。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低劣。
更重要的是,桓玄从建康被赶了出来,几十万大军被歼灭殆尽,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的逃回了江陵。这种失败者在人心和德望上早已降到了最低点。强盛之时,自然是人人忠心。一旦失败,则内部问题丛生,那些满口忠诚的人,甚至铁杆的盟友也都不得不为自己打算。
在这种情形下,人人都知道桓氏的力量早已不是当年那般强盛和铁板一块。正因如此,刘裕才敢以十万之众,去进攻桓氏的老巢。
刘裕率大军从寻阳出发一路西进,而驻扎在夏口的刘毅作为前军,在接到命令之后便展开了进攻。刘毅率领三万兵马和五千水军于八月初九出发,兵马溯流而上,十余日时间便横扫汝南郡,攻克蒲圻,挺进巴陵。
桓玄派出兵马,想利用巴陵的地利优势在洞庭湖口挡住刘毅的兵马。洞庭湖一带狭长的地带是绝佳的阻击地点,当年司马道子的大军西进,便是在此处被桓玄的兵马围歼,损失数万大军而铩羽败退的。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荆州军拥有大量的水军,他们可以从洞庭湖直插进攻方后方,形成包围。而如今桓玄的水军压根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只能拒守巴陵城,已经无法复制当初的战术了。
但即便如此,桓玄依旧寄希望于守住巴陵。他派出了自己最为信任的盟友,益州刺史郭诠,以及龙骧将军何澹之率两万兵马拒守巴陵。
八月十九,刘毅发起了猛攻。携带百余门粗制重炮的刘毅肆无忌惮的对巴陵城发起了轰击,五千水军穿越湖口绕行巴陵南城,于洞庭湖水门对巴陵城南门发起侧翼进攻。
郭诠和何澹之虽然都是领军的良将,但苦于手中兵马数量虽不少,但却都是乌合之众,根本难以组织。稳定火炮轰鸣爆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两人分守东门和南门,努力坚持到了傍晚时分。终于东城被正面攻破,龙骧将军何澹之被火器轰杀,城头兵马溃败。刘毅命人炸开城门,大军攻入巴陵城中。
益州刺史郭诠见大势已去,倒也见机的很,立刻向刘毅投降。原本如夏口寻阳一般成为西进要地关口的巴陵就像是一张纸一般被轻松捅破。而巴陵之后,通向江陵的道路再无坚城可守。
八月二十四,刘毅兵临江陵城下。江陵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人心惶然。桓玄下旨封锁城门,集结城中三万兵马拒守,发出了誓同江陵共存亡的号召,号召江陵军民拼死守城。
于此同时,他还命新任命的益州刺史毛璩率军前来救援,同时命驻守襄阳的荆州刺史桓石康率一万襄阳兵马南下救援。
刘毅挟一路势如破竹之威,打算直接进攻江陵。但接到了刘裕的命令,要他等待大军抵达之后发起进攻,以免发生意外。刘毅心中有些不高兴,认为根本无需等待刘裕的后军抵达,而应该趁士气高涨之时进攻。于是只等待了一日,便于二十六发起了猛攻。
江陵城临水而建,乃是桓氏老巢。数十年来,城防经过加固,防御体系完备。而且江陵城建有水陆瓮城。陆上瓮城倒也罢了,水上瓮城可是当初连桓谦率领的水军都束手无策的。刘毅兵马士气虽盛,却在江陵城防面前难以突破。
攻城进行到二十八日,刘毅依旧未能攻破江陵,反而损失兵马近七千人,战船在攻击水门时被水下瓮城所困,损毁三十艘大船。可谓损失惨重。
二十九日,刘裕率军赶到。刘裕早已得知战况,他对刘毅的擅自违背命令甚为恼怒,严厉斥责刘毅不听命令的行为。刘毅自知理亏,倒也不敢争辩,只是表示自己想速战速决,担心敌军增援抵达,贻误战机,并非是想违背刘裕的命令。
大敌当前,加之刘毅有功,刘裕倒也没有过多的责骂。
当下大军会合之后,研判了目前的局面,定下破城之策。
九月初一清晨,刘裕效仿李徽攻京城之法,大量劝降传单轰入城内,限令城中百姓天黑前全部撤离,否则当从贼论处。同时发布悬赏,凡杀死桓玄或者抓到桓玄者,赏万金,赐万亩庄田,加高官厚爵。借此以搅乱城中民心。
除此之外,刘裕更制定了详尽的攻城计划,调动大军全面布置,做好攻城准备。
事实上,刘裕并没有给城中的百姓太多的时间,他也没有遵守等到天黑的诺言。他的粗制滥造但是数量庞大的攻城火器在午后时分便开始轰鸣,数以百计的火炮向着江陵城中猛烈轰击,炸的城东一带一片狼藉,引燃了大量的房舍,烧起熊熊烈火。
江陵城中的百姓本来还因为这几天来守城有起色而心情稍定,对于刘裕的警告当成耳旁风。但当大量炮弹轰入东城,整个东城燃起大火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恐慌再一次弥漫全城,百姓们纷纷向着西城方向逃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