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四九一章 血战(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东府军中军大帐之中,气氛甚为凝重。

今日攻城的失败让所有人心中都窝着一股火,士气也因此遭受了打击。众将领默默的坐在大帐之中,看着空空如也的军案后方的椅子上坐着沉思的李徽。李徽虽然脸上没有任何的愤怒和不满,但是众人分明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恼怒。

“主公,末将无能,未能完成进攻任务,特向主公请罪。主公随意责罚,末将绝无怨言。还请主公不要恼怒。”朱龄石站起身来,上前躬身道。

朱超石闻言也站起身来,上前告罪。作为今日攻城的主力将领之一,他不能将责任归咎于朱龄石一人。

郑子龙也忙起身请罪,蒋胜见状也忙上前请罪。

李徽坐直身子,看着眼前垂头丧气的四名大将,微笑道:“你们这是作甚?我责怪你们了么?”

朱龄石沉声道:“主公越是不责怪,我等心中越是难安。我东府军还从未这么窝囊过,主公委以重任,我等却没能成功。今日我东府军死伤甚众,本以为将士们的牺牲能够换来成功,结果却……哎,我等羞愧不已。”

李徽摆手打断,他有些不愿听这些话。

今日战损的数字已经做了初步的统计。东府军今日攻城死伤人数不少,阵亡近两千余,伤者也近两千。一次攻城死伤近四千,这确实是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损失了两台云霄车,被对方床弩轰毁了数十辆冲锋车,这都是巨大的损失。

“好了好了,不要妄自菲薄。胜负未分,岂能泄气?此番北伐,战前我便跟你们说了,要做好遭遇挫折的准备。我东府军远没有达到横扫天下的地步,今日也教诸位明白我们的真实实力。这也是我一直不愿听从一些人的建议,主动去做一些事情的原因。要对自已的实力有清晰的认识,也要对敌人的实力有清醒的认知。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战斗才刚刚开始,怎地便如此颓废了?这很不好。”李徽沉声道。

众人沉默不语。确实,在他们心中,总以为东府军天下无敌。拥有天下最强的火器,拥有最好的兵马,拥有最好的统帅。建军以来,可谓一路高歌猛进,战无不胜。这让所有人都觉得东府军无所不能,碾压一切。

但是,仔细一想,东府军这些年来其实也没有打几场硬仗。更多的是利用形势的发展布局碾压,很多时候都是敌人自已出了昏招而自乱。哪怕是枞阳之战,不久前的彭城之战和攻克京城,也都是用谋略和战术取胜。

今日遭遇邺城之敌,全无其他手段可凭借,打的是一场硬实力的比拼。这才是真正考验东府军的底蕴和实际作战力的时候了。

“今日受挫,若说有责任的话,那么责任在本人身上。整个大的战略是本人制定的。是本人制定了将魏军驱赶,利用大雪天气令其龟缩于城池之中,围而攻之的。邺城之敌数量庞大,防守激烈,那也是此战略决策带来的后果。不过,如果不这么,任由魏军以骑兵驰骋进攻,来去如风,情况难道会更好么?我个人依旧坚持我的看法,那样的话,我们会陷入全面被动,被他们袭扰的不胜其烦。在战术上会陷入绝对的被动。我不认为那是个好主意。”李徽缓缓道。

“主公,末将认为主公的计划是成功的,绝不能任由魏军骑兵纵横作战,此乃扬长避短之策。此事和主公的决策无关。”朱龄石大声道。

李徽点头道:“那么我们可以来复盘一下今日的作战,若说今日失利的话,那么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一切都是按照进攻的步骤进行的,对敌人的压制打击也很成功,兵马的推进也符合战前的预期。我不认为有任何的失误。唯一没想到的是,魏军会采用拉拽云霄车的做法,毁了我两台云霄车。这番巧思,确实是我没有料到的。但这也仅仅是战斗技巧的层面,不涉整体战略战术的优劣。我之所以下令撤兵,便是因为不能让他们将我云霄车尽数损毁,那是我大军攻城的最有利的手段。及时停止进攻,谋求应对之策,这才是我下令停止进攻的原因。在我看来,今日攻城并非失利,也更不是失败,而是受挫而已。”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稍慰。是啊,回想今日攻城从开始到结束,其实都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什么纰漏。云霄车已经快抵达城下,很快便可猛攻城墙,完成登城。若不是突然发生的云霄车翻覆之事,今日攻城必有进展。正因为如此,所有人才有一种挫败感,有一种胜利在即却突然翻转的失落和失望。

“主公,云霄车重心不稳,对方这一手段确实是一手妙招。虽然他们是敌人,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手段。魏军作战也颇为勇敢,不得不说,他们能横扫关东之地是有原因的。这是强大的对手无疑。”朱超石道。

李徽点头道:“确实如此。魏军兵马悍不畏死,他们的死伤应该近万了吧,但是没见到他们有任何的颓败之势,这确实是强大可怕的对手。他们的脑子也很灵活,所以应付这样的对手,我们更要谨慎小心,不能掉以轻心。我想我们要做好迎接更艰难局面的准备。李荣,你怎么不说话?谈谈你的看法。”

李荣一直坐着没出声,今日南城的进攻也没有太大的成效。他们的云霄车倒是没有遭到翻覆,那是因为推进的慢了些。事实上南城兵马只是佯攻,一切跟随东城的进攻节奏。东城进攻停止,南城也自停止。

“主公,我在考虑如何应对敌军对我云霄车所用的手段。他们这一手还真是难以应对。我攻城依赖云霄车,他们很清楚这一点。除非我们放弃云霄车进攻的想法,强攻城头。但这样又正中他们下怀,令我军死伤增加。实在是有些难办。”李荣拱手道。

李徽皱眉道:“云霄车乃攻城利器,岂能因噎废食。大老远耗费气力运来,难道不用?岂非笑话。办法总会有的,多想想总有应对之策。”

李荣道:“主公,我思来想去,觉得南城兵马佯攻作用不大。大军损失了一些器械,我认为当合兵一处,器械兵力也更利于集中协调进攻。别的不说,光是重炮便可多数十门,可覆盖全部东城城墙区域。冲锋车和云霄车数量集中,对敌打击压制,乃至最终攻城都可更为迅猛。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徽沉吟片刻,点头道:“我也正有此意。压制城头火力不足,给了对方太多活动空间。南城佯攻确实意义不大。那便移营合兵,专心一处攻城。明日暂停攻城,移营安顿为主。”

李荣拱手道:“我回营之后即刻安排此事。”

郑子龙在旁开口道:“主公,有件事我不得不提。如此耽搁下去,对我不利。我军中粮草石炭已然不多了。但不知补给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信都那边的情形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周都督也不知能顶住么?若不能迅速攻城,恐怕我们要陷入困境。我的建议是,移营归移营,明日继续攻城。在想不出反制手段之前,云霄车暂且不动便是,强攻便是。”

李徽想了想道:“还是等一等吧。粮草不必担心,我估摸着这几日便会抵达。琅琊郡转运的粮草石炭等物资数日前便已经出发,按照日程,也该抵达了。另外,苻朗押解的一批弹药炮弹也将同期抵达。这一次的补给,将会有十日的粮草弹药物资的充足补给。足够我们攻下邺城了。至于信都,我相信周都督会守住的。强攻不可取,除非万不得已。明日可攻城,但不能强攻。重炮前推,轰击城池,打击其城内聚集人力物资之所。城下狙击手消灭其城头有生力量,消耗其兵力便可。至于敌人对云霄车的手段,我今晚好好想一想,或许可以有应对之策。我们大伙儿都好好想想吧。诸位也都辛苦了,各自回营,安抚将士们,安顿好受伤的将士们。明日再计较。”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拱手行礼,告退回营。

李徽在军案后坐下,大帐之中空荡荡的,烛火摇弋闪动,照的他脸上忽明忽暗。

大帐之外,风声呼啸。大营之中的兵马经历了一天的战斗之后都已经在帐篷里躺下。许多人尚未入睡,睁着眼睛听着风声默默的发呆。

新月升起,清辉照耀着战场,肃杀之中带着一丝朦胧的思绪,笼罩天地。

……

同一轮新月之下,距离邺城西北方向两百三十里外的信都城下,此次此刻却是一片血与火的厮杀场面。

拓跋顺等人的进攻从午后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在第一次攻城大败之后,拓跋顺等人终于耐着性子等待了一天一夜,等到了后续攻城器械车辆的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