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五零九章 湮灭(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大将军已经去了。臣无能为力。”

慕容盛忙上前查看,但见慕舆腾瞪着眼睛一动不动,已经气息全无。慕容盛大放悲声,抱着慕舆腾的尸体放声痛哭。

慕舆腾阵亡,外加损失了五千兵马,这便是攻下居庸关的代价。对龙城兵马而言,打击着实不小。要知道龙城兵马的招募训练都是慕舆腾一手操办。慕舆腾在军中有着较高的威信。此刻尚未进攻幽州便阵亡,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军中甚至有人暗地里议论,认为大将军是自已求死,被太子逼迫的没办法,索性一了百了。因为从一开始,慕舆腾就不同意出兵的想法,因此和慕容盛争执了多次。他们认为,慕舆腾是以自已的死来让慕容盛回心转意,从而让他能够退兵,保全燕国最后的兵马和地盘。

至于慕舆腾是否真的是这么想,真的愿意拿自已的性命去警醒慕容盛。是否真的有这种以身入局的忠诚。那恐怕只有慕舆腾自已才知道了。

现实情形是,慕容盛没有停止进攻的脚步。二月初六,三万六千名龙城兵马抵达幽州城下。稍作准备后,于次日上午发起攻击。

彭城郡公拓跋勃虽无才干,手中也只有万余兵马,但幽州城池坚固,粮草物资充足,防御体系完备,却也不是轻易便能攻克的。

更何况如慕舆腾所言,慕容盛所率领的兵马之中多为老弱新兵,善于作战的兵马不过万余,攻城器械也乏善可陈。以这样一支兵马攻城,显非易事。

失去了大将军慕舆腾的指挥作战,慕容盛只能靠段仪段温等人领军作战。段仪段温虽也善于领军,但和慕舆腾不能相比,两人领军攻城手段不足,只知道猛冲强攻,毫无章法。

攻城三日,慕容盛的兵马死伤逾万,精疲力竭。虽数度攻上城墙,但在始终未能完成突破。上上下下心灰意冷,斗志全无。

段仪于是向慕容盛进言,表示幽州城太坚固,再这么攻下去,兵马尽皆断送于此。希望能够就此罢兵回到龙城,再图后计。

慕容盛岂肯半途而废,四万多兵马已经死伤一万五千多人,什么都没捞到。此刻会龙城,岂不是白来一场,于自已声望实力没有任何的好处。慕容盛强令段仪段温必须在一天内攻下城池,否则提头来见。

段仪段温无可奈何,只得于次日组织兵马再次猛攻。慕容盛派出他亲卫骑兵在城下督战,但有败退兵马便当场格杀,甚至连受伤退下的兵马也不放过。

在这样的强行驱使之下,攻城又无法得手的情况之下,攻城的兵马陷入了崩溃。午后时分,在一次进攻被打退之后,数千攻城兵马开始四散而逃。段仪段温约束不住,自知退回必死,于是两人带着数百亲随于城下随乱军奔逃,在慕容盛的眼皮底下逃的无影无踪。

慕容盛大怒不已,他像是一名赌输了的赌徒一般已经红了眼。本来这种情形之下,退兵已经是唯一的选择,但他依旧选择了将一切押上赌桌。他亲自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兵马继续攻城,试图一把挽回败局。

未时时分,慕容盛攻城正急,且已经小有进展。幽州北城城门已破,城头也多处突破,幽州城摇摇欲坠。但就在此刻,慕容盛听到了一个令他肝胆俱裂的消息。一支庞大的魏军骑兵已经抵达幽州城南,正向着战场飞速而来。

慕容盛慌忙下令停止攻城,准备撤兵。但一切已经晚了。两支骑兵从幽州城东西两侧隆隆而来,直扑燕军左右侧翼。他们没有任何的花哨,也不作任何的休整停留,直接想慕容盛的兵马发起了攻击。

慕容盛忙命兵马应战,但以步兵为主的燕军根本无法阻挡对方排山倒海之势。加之仓促应战,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拒止。

两支魏军骑兵冲入侧翼之中,弯刀起落,人头滚滚,如切瓜砍菜一般杀的燕军大乱。

慕容盛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急命手头仅有的三千骑兵迎战,并且拿出了他压箱底的兵马:一千龙城精骑。

龙城精骑建立之初曾经颇为强盛,在临沂一战中为李徽所破,但慕容垂随后命慕容隆加以重建。在北伐平城的战斗之中大放异彩。慕容隆被慕容麟诱杀之后,龙城精骑中的一部分逃回龙城,为兰汗所掌。此番慕容盛灭兰汗之后,又重新将龙城精骑建立起来。

主要是龙城精骑建立最难的是那一身重甲和体格强壮的健马。只要有这些,重建起来并不难。挑选合适的兵士进行训练便可。慕容盛重建了一千精骑,这也确实是他最大的本钱。本来攻城时龙城精骑可用做城下压制敌人的手段,慕容盛宁愿让普通士兵去送死也不愿出动龙城精骑参与攻城,足见他对龙城精骑的爱惜,不愿他们受到半点损失。

但此刻,他不得不祭出这支兵马了。

魏军骑兵冲破两翼之后,一支两千的骑兵向着纵深攻击。看到燕军集结起了骑兵之后,这支自信满满的兵马向着燕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然后,他们便一头撞上了铁板。在冲破燕军前阵的数百骑,并以为对方骑兵不过如此之后。他们的面前出现了全身重甲形同山岳一般的龙城精骑重骑兵。双方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魏军骑兵的弯刀长弓砍在铁甲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伤害,反观龙城精骑,他们只催动马匹向前冲锋,便像是巨斧砍断荆棘一般将对方完全的碾压和践踏。

钢铁洪流一般向前的龙城精骑将魏军骑兵阵碾的粉碎,将对方践踏成肉泥。长枪扎穿了无数魏军骑兵的胸膛,串蚂蚱一般的将他们穿在长枪手甩的飞出去。

两千魏军骑兵只有数百骑逃了回来,好在龙城精骑的速度不快,没办法追上他们。

慕容盛大喜过望,果然龙城精骑乃是无敌的骑兵,轻松碾压对手。但令他绝望的是,更多的魏军骑兵陆续抵达,整个城北战场已经全是魏军的骑兵。

亲自领军前来的拓跋珪接到了禀报,得知了对方重骑兵的厉害。拓跋珪不怒反喜。这十余日时间,从中山赶往幽州。虽然正月里多日晴好的天气,让路途中的积雪融化了不少,骑兵可以奔行。但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奔袭这么多天至此,还是一趟艰难的旅程。只是为了歼灭这不长眼的慕容盛不足以让拓跋珪感到高兴,但如果加上这些重骑兵便不同了。

拓跋珪正在积极寻求对付火器的办法,其中便包括打造重甲进行防护。这不,对方送上门来了。

拓跋珪很快看出了龙城精骑的弱点,那便是行动缓慢。通过这个弱点,只需规避与之正面冲锋对战,令对方发挥不出优势便可。

在拓跋珪的指挥下,一支三千人的骑兵佯装正面向龙城精骑发起冲锋。对方果然开始迎面对冲,意图正面碾压。但魏军骑兵中途转向,轻骑兵灵活的分为两路,从龙城精骑兵的两侧擦身而过。与此同时,他们抛出了钩索和绳套,将重骑兵纷纷套住。

重骑兵的冲锋力量很大,即便被绳索套住之后,反而会将魏军骑兵拉拽下马。但是魏军骑兵用的是侧向之力,连人带马的冲锋还是会将重骑兵从侧向拉扯落马。而这些身着重甲的骑兵只要落马便再也无法站起来了,因为重甲失去了战马的支撑,他们自身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便只能躺在地上。

双方人仰马翻,魏军骑兵被重骑兵拽飞的也不少,死在马蹄下的也很多,但魏军人马众多,根本不在乎这样的损失。龙城精骑却是摔下来一个便少一个,场面混乱不堪。

慕容盛发现的问题所在,忙令两千轻骑兵保护龙城精骑侧翼。这本该是他一开始便要做的事情,此刻想起来却已经迟了。

大批的魏军骑兵已经行动,围绕着战场外围对燕军轻骑兵发起围剿。燕军骑兵人数太少,死伤惨重。

战斗进行到夕阳西下时分,龙城精骑在连续不断的轻骑兵的拉扯之下大部分被拉扯下马,人数只剩下不到三百人。燕军轻骑兵也已经所剩无几。慕容盛知道大势已去,遂带着百余骑后撤逃跑。

拓跋珪派长孙肥率军追赶,自已施施然率军进幽州城。暮色时分,一千套重甲和健马送进城中来,龙城精骑已经全部被歼灭。

六天后,长孙肥命人送来了慕容盛以及慕容盛的两名幼弟慕容元慕容虔的首级。并送来捷报,告知拓跋珪,他已经占领了龙城,并将肃清周围郡县残余势力。

至此,燕国最后一股势力就此消亡,慕容氏建立的燕国历经数十年风雨起落,至此成为了历史。

拓跋珪稍作停留,于二月底率军返回中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