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夫妻成双,百年好合(1 / 2)

加入书签

完婚3天后,赵勖琛陪同子君回娘家。

回门又称为归宁,是汉族婚礼的一种习俗。具体是指在女子出嫁几天后,要回到娘家探亲。一般来说,回娘家是在婚后的第三天,也有少部分的地区是在婚后的第二天,各地的习俗不同。

在古代,回门标志着新婚的双方正式成为夫妻的象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回门以后新郎见到岳父岳母以后要改口爸爸妈妈,而且爸爸妈妈要对结婚以后的女儿的改变做出判断,还要对新郎的表现加以判断。这时候,新郎要准备一些礼品送给娘家人,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双数,寓意夫妻成双,百年好合。

回门的习俗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在资料中,关于宋代的回门记录比较多。宋代《东京梦华录· 娶妇》中这样写道:“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

如今,随着大众对婚姻的看法,以及观念的提升,人们对回门的要求已经不再那么束缚,很多远嫁他乡的姑娘因为路途遥远,回门就免去了,但是在第一个新年,是必须要回门的。无论是结婚还是回门。都只是老人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婚姻进程,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刚好孩子们都去剧组了不在家,他们回到子君的老家潮客。

潮客虽然是位属于潮汕地区,但却因为接近梅县,所以里面的人说着客家话。

赵勖琛带着公鸡(取吉祥如意之意),猪肉(代表出嫁离娘肉的说法),鸡蛋、面(常备吃食表示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水果(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伴手礼,在回门时也可以携带,比如可以带上橘子桂圆等等,象征着吉祥如意,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烟、酒(香烟和酒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但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回门当中的传统。虽然有的岳父岳母可能既不喝酒,也不吸烟,但是作为传统的习俗,还是有必要遵守的。)茶叶(饮茶的文化在中国也有很久的历史了,而作为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比较注重饮茶的文化。所以带上一些上好的西湖龙井或者铁观音,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来到子君家,子君的爸妈准备了一桌好菜,用来招待回门的他们,按照长辈的说法,是要邀请家里的亲戚和长辈到家里做客的,回门也算是大喜事,这样是更有礼貌的做法。

客家人是中原南下的移民,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迁至岭南山区后,完整的保留了中原的语言与饮食习惯,而且由于客家人居住地区大都是远离海洋,客家菜便以内陆型的油重味浓、咸香软糯为特色,即客家话说的“肥、咸、香。”客家菜的原料大都以家禽和野味为主,追求原汁原味,即“饭有饭香,肉有肉香。”

有所谓“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不鹅不浓”的讲法。注重火功,以蒸、焗、煲、酿见长。

1、猪肚鸡汤:又名“凤凰投胎”,是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汤里有浓郁的药材味和胡椒香气,一口下肚,瞬间就能振奋食欲。汤色泽乳白,浓中带清,猪肚的香甜,鸡肉的鲜美,药材的醇厚,细细品来,口感饱满丰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