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对享受繁华的快乐之情(1 / 2)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
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传统节日,事实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远远胜于其他节日,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今晚大家都聚在家宴食府,吃着节日的风俗食物。
油茶:民间流传一句歌谣“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有的地区则有正月十五吃油茶的习俗。油茶又叫作“油面”,主要是用油、糖和面粉制作而成,炒好的油茶用开水冲一下就可以喝了,吃起来香香甜甜,冬天吃尤其暖胃。油茶做法很简单,就是把油倒入锅里,放入面粉边搅边加热,直到面粉被炒至浅褐色,香味也被炒出来了,一般炒油茶会配上白芝麻或者花生,吃的时候拌上白糖,又香又甜。
枣糕:豫西一带在正月十五有吃枣糕的习俗,枣糕是用红枣、鸡蛋和面粉制成,吃上去香甜绵软,枣香浓郁。枣糕有补血养颜的作用,同时枣还有吉祥的寓意,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油锤:油锤类似于油炸汤圆,是唐代时期元宵节的美食。唐朝郑望之《膳夫录》中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是把糯米粉中加入适量热水,和成柔软有韧性的面团,然后包裹上豆沙、枣泥或者黑芝麻等馅料,然后包紧团圆,放入沸水中煮熟,然后过凉水,晾凉之后裹上一层干淀粉,在上面扎一个小孔,然后入油锅炸至金黄就可以了。
豆面团:元宵节很多地方有吃“豆面团”的习俗,豆面团与元宵和汤圆类似,把糯米淀粉和成面团之后,上锅蒸熟,然后分割成小面团,还可以包裹上各种熟的馅料,放到熟的黄豆粉中裹上一圈就可以吃了。
面条:很多地区有正月十五吃面条的习俗,民间传统是“上灯圆子、落灯面”,但是很多地方有在上元节吃面的习俗,面条做法较多,健胃容易消化,很多地方常年以面条为主食,所以逢年过节也是要吃面的。面条有顺顺溜溜,长长久久的寓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