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推动权益的进一步发展(1 / 2)

加入书签

三月的大地,散发着孕育的气息,缠绕着微风,送来徐徐花香,嫩绿的柳枝,低垂着眉,含羞地叙说着对春的思念。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渗透着诗意与风情的季节。你好,三月!

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被称为“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主要代表人物有克拉拉·蔡特金、何香凝、金学曙等。

3月8日,不是什么“女神节”,也不叫什么“女王节”,它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纪念各国妇女百余年来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在不同的地区,庆祝的重点有所不同,从普通的庆祝对女性的尊重、欣赏和爱意到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的成就。由于这个节日一开始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发起的政治事件,这个节日和众多国家的文化都有融合,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庆祝的节日。这一天,妇女们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无论她们的国籍、民族、语言、文化、经济状况和政治立场如何。自设立之初,国际妇女节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开启了一个新天地。日益发展壮大的国际妇女运动,通过联合国四次妇女问题全球会议得以加强,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已成为一个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的集结令。

中国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在1924年3月的广州,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从1924年中国人第一次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以来,该节日已经成为了国共两党领导中国妇运的重要场域。三八国际妇女节,代表革命传统及其作为中国百年妇运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

自大革命以来,以“三八”国际妇女节为重要载体开展妇女工作的传统在新中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不过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至今,这天仍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男性会赠送礼物给妇女以祝贺她们的节日。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

直到19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又逐渐恢复。而1960年以来对“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的评选与表彰活动,更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女劳模”为象征的“新中国妇女”形象赋予了更明确的性别属性。“三八红旗手(集体)”的评比活动始于1960年1月29日《人民日报》提出的评比标准。同年2月15日的《人民日报》通知中进一步指出该评比活动的意义在于,“全国妇女一定要人人树雄心,个个立大志,争取成为红、勤、巧、俭的社会主义劳动妇女,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60年国家建设计划,为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3月5日,由全国妇联等9个团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表彰和鼓励一万个(实际是10002个)“三八红旗手”(6305名)和“三八红旗集体”(3697个)的广播大会在北京举行。现 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这个广播表彰大会之盛况空前,“从边疆到内地,从沿海到山区,我们辽阔广大的祖国就是广播大会的会场。参加大会的有一亿二千万以上的各族各行各业的妇女。”

虽然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全国妇联业务工作在文革期间基本停止,《人民日报》从1967年开始不再发表“三八”社论。1978年3月4日,全国妇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首都各界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座谈会,在文革期间中断的“三八红旗手(集体)”的评选活动在1979年得以恢复——使得1924年以来,“三八”国际妇女节作为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重要场域的传统得以继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