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筹物资(1 / 2)

加入书签

刘长子从父亲刘通的口中,了解了有关的情况。官府当然还是针对他们做了些防范的动作的。比如说,对他们所有人重新进行了身份登记;老弱妇孺能遣送回乡的便送回去,因故回不去了,也重新进行了安置;剩下的十来万青壮,也大多都打散了,并分别派了徭役,去往各个地区为灾后、战后的重建做贡献等等。这些措施相对温和,他们自己显然也明白,以他们之前做下的事情而言,官府是完全有这么做的理由的,因此也都比较配合。总之,知道官府并没有刻意的、出尔反尔地为难他们,刘长子便也安下心来。原本,他其实也并不怎么担心的,主要也是对于周勃的为人有信心,再加上那毕竟是周薇小姐的父亲,爱屋及乌下,刘长子便很自然的会去相信周勃。

这几年,生活在西南地区的民众,无疑是痛苦、挣扎的,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而即便是他们这些反叛者,虽然看起来轰轰烈烈的,但真要说活得有多好,那还真不见得。刘通在说起这些事情时,倒是表达了下对周勃真心的感激。这几十万跟着他起义的民众,毕竟大部分人都存活了下来,算得上是不幸中的大幸。而这与周勃适时的到来,自然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很难想象,若是朝廷换一个人来西南处理这些事情的话,结果将会是怎么样的?

父子俩,随后又聊起换了个皇帝的事情。所谓“天高皇帝远”,这种事儿本来和他们也扯不上什么关系。不过,按照惯例,新皇帝登基,会大赦天下,这对他们这些刚犯了罪行的人来说,自然算是利好的。虽然他们和朝廷达成了协议,但也多多少少会担心上面的人是不是会变卦?毕竟攸关几十万人的生死存亡,多少总是会为此担着心,忐忑不安的。

刘长子自然是不知道张恪他们与宁王的种种纠葛的。但换了个皇帝后,张恪便立即让他们暂停了剿匪的事情,这……似乎有些不寻常啊。加上王大丫的态度也有点奇怪,刘长子隐隐约约便有些怀疑,张恪他们是不是想要养匪自重?如果是的话,那便说明他们和新皇帝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点问题。这当然只是一点小小的疑心,这种事儿,显然人家也不可能承认。而且刘长子对于老皇帝、新皇帝确实也没有什么了解,所以这终究只停留在了怀疑而已,他一介草民,倒也操不了这个心的。

风平浪静的过了半个月,果然朝廷还是掐断了对西南这支军队的补给。给出的理由是:朝廷要重新调整和部署各个地方的防务,等完成新的布防后,会及时恢复补给。毕竟对此早有预判,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大家便也不感到太意外。但这当然还是会大大加重周勃等人身上的压力的。本来物资就很紧张了,再来这么一出,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只能盼望高芝那里能够及时续上了。

视线转向数千里外的青龙城。码头上,大量的骡马车整齐的排列着。数十台龙门吊,正不停的从大船上将货物吊下来,放到地上。码头工人随即便将一麻袋一麻袋的货整齐的再堆装到马车上。装好后,再用防水油布将那些货物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后用绳子绑好。装好货后,马车夫收起货单,便立即出发,朝着下一站奔去了。这种场面,青龙城码头,已经持续不断,热火朝天的重复上演数天了。往日里,这里虽然也非常繁忙,但最近几天更加变本加厉了。这些货物大部分是粮食,乃是高芝通过矾楼的商业关系从各地采购,集中到青龙城后,准备发往西南地区的。

自从应周勃之邀,过来帮忙负责向西南地区转运赈灾粮食后,高芝便一直在做着相关的工作。与之前不同的是,那个时候的赈灾物资,大部分是从京城以及一些地方的储备粮仓里出货的,高芝只需要设计好线路,并派人监督、管控好进度,保证相关的物资能够及时到达指定位置就行了。而现在,则是高芝用自己的渠道采购的物资,发货地也已经不同了,需要重新进行布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