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三章 谋(2 / 2)

加入书签

左相缓缓地点了点头,皇帝的死讯已经传遍皇城,只不过一直压着也不是个事。

这个消息终究是要传遍天下......谁知道,得到消息的四大宗门,会不会趁着新皇没有登基之际,杀入皇城?

四大宗门都是喂不饱的狼,先皇当年便深受其害。

他们眼下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让新皇登基,震慑住四大宗门的野心。

等到天下安定之后,再将先帝死于天劫之下的事情,向天下宣告。

只不过,两人皆不知道王予文派出吴鑫去金陵渡的用意。

直到眼下,两位老人还以为,皇帝要用吴鑫取代大将军,用自己的亲信指挥这下来跟蛮族大军的一战。

“好吧。”

大皇子冷冷地看了两人一眼,说道:“传旨,让吴鑫率军回朝,三日之后,照常举行登基大典。”

“陛下英明。”

右相叹了一口气,身为朝中第一重臣,自然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登基。

他甚至认为只要大将军在金陵渡,皇城便无恙,大不了跟蛮族大军打一场消耗战。

虽说皇朝数十年无战事,但是打一场数年,甚至数年的消耗战,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左相却心有疑虑,忍不住问道:“要打消耗战,怕是粮草跟不上。”

“已经这样的,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大皇子冷漠说道:“在这个时候,皇城不能乱,所以......我们可以向各地调遣粮草,等到朕登基之后,这一切都不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沉默许久,大皇子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两位有什么意见?”

左相拱手回道:“老臣没有......一应依例而行,就算朝中大臣心里有什么意思,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右相想了会儿后,缓缓地点了点头。

所谓依例而行,父皇既已宾天,那自然应该是大皇子继位。

想到这两天跟老二王予安的几次谈话,对自己这个弟弟越来越防备,觉得这家伙的心思比他这个做哥哥的还深。

倘若自己不赶紧把登基之事做实了,没准哪一天,老二又会闹出什么大事。

到那时,他就得不偿失了。

“两位王爷那边?”左相问道。

“两位王爷既然告病在家,既然也不会插手陛下登基这样的大事,到时候,派人接两位王爷进宫见证就是了。”

右相挥挥手道:“这是他们自己先放弃的。”

又一阵死寂一般的沉默。

良久之后,左相开口说道:“臣等告退。”

两人行了一礼,退出了御书房。

只不过,便是退走的两位老人,依旧各怀心思,纷纷盼着最后一刻来一个绝地翻盘,将对方踩在脚下。

就像大皇子说的那样,只是一天没有登基上位。

那么这个新皇,便名不正,言不顺。

......

有人欢喜,有人愁。

如果左相知道王贤这个镇南王身在金陵渡,那么一定不会选择进入皇宫。

当面承诺在三日之后,会拥立大皇子登基为新皇。

因为他知道,直到当下,无论是老大王予文,还是自己的女婿王予安,都都没有陛下的遗诏,还有玉玺。

这件将要震惊天下的大事,左相必须承认,右相所做的选择,只是因为他的女儿纳兰秋萩当初嫁给了大皇子。

却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令狐蕙,同样是二皇子的皇妃。

谁说老大一定要做皇帝,毕竟陛下在的时候,还没有立太子。

眼下陛下突然死了,不论是朝臣还是太后,都会将那位曾经在虎门关待过的王予文,作为第一选择。

从名分出发,没有比大皇子更好。

于是,他也只能暂时忍下这口气。

毕竟,只要一天不见着陛下的尸体,他就不相信一个大活人,皇朝第一高手会突然死在天劫之下。

而大皇子一旦登基,尘埃落定之后,老二便注定这一世,只能如二位王爷一样,吃软饭了。

眼下的问题是,皇宫处于大皇子的控制之中。

甚至他连造反的心思都不敢露出一丝,否则别说自己的女儿女婿,连他这个左相,也有可能把饭碗丢了。

皇帝的儿女,果然是一个比一个恶毒。

......

回到府中的右相,终于松了一口气。

吴鑫回朝,那么接下来皇朝便不用内乱,他这个右相也不用再为大皇子的事操心了。

毕竟他也跟左相想的一样,只要大皇子一天不登基,他这个右相位置坐得也不安稳。

当初听到陛下归天,他整个人如遭雷击一般,这些日子就没有睡过一夜的好觉。

以大皇子眼下的状态,若不赶紧登基称帝,只怕真的很难斗过看似心思简单的老二。

这是一次赌博。

不仅仅是大皇子一人的赌博,也是整个纳兰家族的一次赌博,他只是希望,自己的运气能跟从前一样好。

抬着,望向金陵渡的方向。

老人脸上流露出一种很奇怪的眼神。

似乎有些诧异,又有些意外......四大宗门,连着天圣宗这样恐怖的所在,怎么就在金陵渡将折戟沉沙了呢?

想不明白,他便不再去想。

三天,他只要熬过最后三天。

再往后,便是左相和老二王予文,怕也无力再翻天了。

从此以后,纳兰家族,才是皇城第一名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